而且三個手持不同管樂器的管樂手一亮相,大家就都知道這次的曲目不會簡單了。
再看施特勞斯幾個女將,全都是天藍色的小禮服裝扮,和大家熟悉的那個滾石從形象上看就基本沒什么搭邊的地方。
還有就是坐在白色三角鋼琴前,一身銀色禮服的蘇闞,第一次讓大家看到了她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古典氣質。
蘇闞也是沒想到,第一個有機會上電視彈鋼琴,居然是和搖滾樂隊一起,而且還是給席爾瓦這種級別的歌手做伴奏。
別人可能不清楚,但她這個以前玩古典樂的對這貨總國寶級女歌手的伴奏樂隊可太了解了。
她知道席爾瓦在音樂廳做專業演唱的時候,那可都是國家級的交響樂團來為其伴奏。那時候坐在她現在這個位置上的,那一定是所在國最出色的那幾位首席。雖然往往會被觀眾給忽略掉,但能坐在那本身就是業內對其認可的一個標志了。
要是還在樂團的時候,她蘇闞是做夢都不敢想有一天居然和席爾瓦同臺。
雖然不是以前她想像的那種,在正兒八經的音樂廳,身旁還有百八十號人的大編制樂團跟著。但她現在也真是華夏鋼琴手里面的第一個了。
盡管老蘇同志已經轉變了思想,不再責怪她放棄樂團的工作了,但是那么大一個能給老頭在同事朋友和親戚四鄰面前顯擺的機會,她想想就更開心了!
至于功過關系進來看演出的那些專業的伴奏樂手,心里的想法可就海了去了。
有些是羨慕滾石能給這位伴奏,有些是覺得這強強聯合的場面太過難得,有些是覺得滾石真犯不著為了一個節目給這個外國女人搭臺子。
更有羨慕席爾瓦的,居然能讓滾石給她伴奏。當然持這種想法的就不是樂手了,而是到現場的那些一二線歌手們。
至于那些愛豆,他們想也沒用……
再看專業樂迷這邊,不了解內情的那些都在搖頭嘆服:“滾石就是滾石,不管玩什么都是夠味。”
到了普通樂迷這邊,光是從外形上那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感,就已經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給激發了出來!
“這是要玩布魯斯還是爵士?”
“反正不是流行歌就行,要不然就太不倫不類了!”
隨著劉小奎起身吼了一嗓子:“滾石牛逼!”十萬嬉皮這種有組織的樂迷優勢性就體現出來了,幾百人跟著就喊了出來:“滾石牛逼!”
這要是唱歌的不是席爾瓦,是個華夏歌手,不知道會不會被氣得直接摔麥走人。
劉小奎是沒想那么多,就是想帶動一下氣氛,但吃慣見慣的牛波一就不得不開口打圓場了:“小奎,你這是欺負人家席爾瓦聽不懂華語是吧?”
牛波一開這個玩笑,立馬引得全場哄笑!
可誰知道最終化解尷尬的竟然是席爾瓦自己,只見她轉過身對身后的滾石樂隊一幫人豎起大拇指,用剛從臺下樂迷們口中學到的散裝華語說道:“滾石妞避!”
“滾石”這兩個字從來華夏開始,她耳朵都聽得起老繭了,怎么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至于“牛逼”她是覺得在這種場合,樂迷們說的絕對是稱贊的話,她也是發自內心的覺得滾石很牛,所以……
但是一個紅發亮片小禮服的外國妞,還是個人家國外國寶級別的歌手,在這種場合說了句“滾石牛逼”,這場面可太可樂了,看得全場人頓時哄堂大笑!
一直等笑聲漸漸停歇,席爾瓦才用英語和大家打招呼道:“很高興能來參加《樂隊的夏天》,我是席爾瓦來自挪威。接下來的這首歌,是ave的新作,希望我的演唱能夠達到他的期望!”
這話從一個國際級的女歌手嘴里說出來,這事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