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口琴的來歷,老譚是打定主意了,要是兩人以后不復合,他就把這事給爛在肚子里。
夏曉全程看著兩人的舉動也沒看口問什么,但也明白了邊浪這是準備唱新歌,就和身邊的攝影師說道:“注意哈,邊浪要唱新歌了,這種資料很珍貴!”
攝影師雖然不聽搖滾,但是在這圈里打轉的,誰還不知道邊浪一首新歌的份量,當即鄭重的點頭道:“知道的!”
上臺后的邊浪一切準備就緒,深吸一口,想想又把長發給重新扎起,起手c轉g7,四小節的前奏最后一控拍,開口一字一頓的唱道:“沿……著這條路,一直朝前走,在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路口……你可以向左轉,也可以朝前走,但是你不能停留……”
低沉嗓音是邊浪從聲帶底部摩擦而出,沒有刻意氣聲去修飾的情況下,這聲音中的顆粒感按照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一聽這聲音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聽到是民謠,老譚伸手過去調音臺那,稍稍把麥克風那一軌往上推了點。
還順手把之前沒開,對著半山那照片墻的射燈給打開了。
這一開不要緊,夏曉這邊幾個人立馬抬頭,有人皺眉,有人凝視,但就在這時候,邊浪的歌聲再次傳來:“不要抬頭,四處張望,這里沒有你要的,好風光……不要等待幻,想更不要奢望,這里,沒人歌唱……”
這話就如一句事先準備的預言一般,直接刺向了在場這些人的內心。
在這早上陽光的光束中還有塵埃上升的畫面下,邊浪那并不怎么明媚的造型里,卻多了一抹神性的光輝!
其他人可能不太知道,但一直沒離開搖滾圈的老譚,和喜歡看書知識儲備極其豐富的夏曉,卻對這歌詞中的意境,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有誰能,將你阻擋,豎起的拇指像山峰,莊嚴堅強……山里藏著你的愿望,像母親的召喚……那一碗,鷹嘴豆培根湯……”
當口琴的聲音如人聲一般拉開間奏的面紗,老譚和夏曉同時醒悟過來。
老譚:“鷹嘴頭培根湯!這個東西我應該加在菜單上!”
夏曉:“《達摩流浪者》,這個湯是賈菲教雷蒙做的……”
口琴的聲音仿佛把時間變成了一種很有質感,或者說是把時間的維度給無限拉長,在這個五月的早上,給在場的所有人開啟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心靈之旅。
攝像小哥看著臺上那個閉著眼睛演奏的邊浪,回想他從業到現在拍過的唱歌的,眼前臺上的邊浪,真就是他記憶中看起來最有分裂的一個。
他在接到活之后,看了夏曉給的邊浪的資料,也去找了些邊浪的演出視頻看過,給他的直觀感覺這人的個性一定很張揚。
但這半早上的拍攝,卻又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開著十多萬的tank3000,帶著夏曉去吃自家30多塊一套的過橋米線,他自己吃的則是10塊一碗的小鍋卷粉。
然后走街串巷……怎么想也和舞臺上那個光芒閃耀的人結合不到一起!
而現在臺上的他,又散發出一種詩人的氣質,還是特別憂郁的那種!
間奏結束后,邊浪再次開口唱道:
“背著背包,不停跳躍,不去想下一步會在,哪里落腳……眼前巍峨高山,腳下藍色湖泊,讓你安寧喜樂……燃起營火,溫暖田野,閉上雙眼為這世界,的友情禱告著……巖石般的沉默,孩子般的無邪,心里懷著春天……”
聽到這,老譚已經停下來手中的活走出吧臺,去往了墻邊的書架。
而邊浪的歌聲依舊在繼續:“平靜孤獨,快樂幸福,在這條沒有行人,的路上……那鉆石般的光芒,永遠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
老譚在邊浪歌聲結束的時候,拿著那本已經被翻得封皮起卷的書來到了人群之中。
夏曉瞟了一封面,默默的朝老譚點了點頭,接過書在邊浪口琴和吉他的尾奏中緩緩翻開書頁。
攝影師偏頭過去瞟了一眼,就見扉頁上的一行小字:“謹以此書獻給寒山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