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浪之前度過一篇文章叫《搖滾夢尋,上面有一些這首歌的背景。
《九拍這首歌據丁武介紹是寫于90年從xj返回之后的那段時間,當時丁武感到大城市里的太多東西都與在xj的生活感悟有巨大落差,于是寫下了此歌。
歌曲最先以一個反拍節奏的小調d和弦引入,在強混響的狀態下漸漸加強,仿佛是丁武在回憶那些大漠,那些山水,那些昔日的文明遺骸……忽然,電吉他開啟失真,仿佛是現實中的各種丑惡強壓在了丁武心上,特別是那飄忽的弗朗哥效果,體現出丁武那愈加復雜的心情。
終于丁武的心爆發了,開始歌唱,開始宣泄。
歌曲的節拍也變為了詭異的四九拍,這估計也是歌名叫做《九拍的原因。
這種少見的用在搖滾樂中的節拍,讓每一小節的結尾有一個很有力的停頓,渲染了一種很緊張,很混亂,很不安的氣氛。
歌詞中,主要是丁武將大城市里的喧囂與xj的自然風光以及神秘的氣息比較,表露了很強的不滿,以及對于人生意境和人生的追求的獨特感悟。
特別是高潮部分,不僅歌詞很有力,節奏吉他別有風味,趙年鼓的節奏也打出一種xj的反拍。
仿佛是西域的一種號角,仿佛是丁武腦中不停在重復那音樂……
但這西域調子已經很冷硬,很沒有生機,或許太多的雜念讓它失去了美感。
但在接下來的一段,這美感回來了,丁武腦中又重現了那些山水,這一段是一個起伏,是其內心情感的一個升華。
特別是丁武彈的solo,十分有韻味,但在solo的高潮部分,仿佛是那回憶跑掉了,現實的一切丑惡,以及社會上苦悶、物質的風氣又令丁武無法擺脫。這種擺脫在老五那段瘋狂的solo中進入高潮,但這一切都失敗了。
整首歌的結尾,是張炬彈得很重的貝斯根音,老五吶喊式的吉他,趙年刺耳的吊镲……
皎潔的明月,仙境般的西域風光,在這一刻,又慢慢進入又漸漸淡出,丁武的心思誰又能琢磨的透?
就像現在臺下這些專業的也琢磨不透這首歌一樣!
很多人在專輯里面聽了的感觸和這個現場完全不同,如果說專輯里的錄音師版本是個完美的范本,那么現在和這個live版就是更有金屬味的一個衍生!
按照大勇在這場演出后接受小魔女采訪時候說的:“這首歌前奏是7\/4拍,主歌是9\/4拍,副歌是4\/4拍,我覺得現在的圈里就沒誰會用怪拍的吧,這對我們這些鼓手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原地球還有個以這首歌命名的音樂教育機構,這機構的創始人就是個鼓手。
當《九拍最終落幕時,大部分之前聽過錄音師版本的音樂人,都覺得之前真的是對這首歌太過輕視了。
盡管現在聽下來,他們依然覺得副歌的單調是個小缺憾,但那天馬行空的亦如爵士樂一樣的暫時“離調”的重音位移的運用,讓他們都覺得這東西太牛的同時,也感到了想要模仿起來太難,太難!
而在場的一眾吉他手和鼓手,都在心里開始盤算起了翻這首歌的可能性。
在他們心里,這歌要能流暢的翻出來,那技術上來說絕對能在國內排前列了!
至于那種80幾個5組高音,能把主唱的嗓子也給累抽風的唱法,那就交給主唱去頭疼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