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大步流星地在赫拉要塞的走廊中穿行。
之前基里曼與他分開的時候,是希望他們二人都能在這段時間里暫時擱下之前種種不合的意見,在做別的事情的同時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一番。多恩覺得這提議沒什么問題,因此同意了。在這場波及了整個馬庫拉格世界的意外發生之前,他暫時擱置了與天獅戰團或者審判庭有關的問題,專心在研究自己斷臂的替代方案上,直到現在。
當地時間本來已經入夜,然而,從廊間的觀景窗中落進來的并不是馬庫拉格原本干凈澄澈的夜空中閃爍著的點點星光,而是亞空間的骯臟色彩。象征了某種意義警報聲響徹要塞各處,尖銳地撞擊著所有人的耳膜。據多恩所見,基里曼的部下,不論是星際戰士還是凡人軍,都一如既往地訓練有素,所有人都在這種聲音的刺激下亂中有序地忙碌著,但依然尚未有人能夠告訴這位原體,除了大家都看得到的表征之外,整個馬庫拉格到底陷入了怎樣的狀況當中。
這就是為什么他必須要找到他的兄弟,但很遺憾的,作為馬庫拉格,乃至于整個奧特拉瑪五百世界的主人,基里曼現在也沒有完全掌握事情的全貌。任何指揮官對現狀的把握都必須依賴一線觀察員傳遞來的情報,所以,如果一線觀察員傳來的情報本身就很混亂,甚至自相矛盾,那么哪怕是原體,也做不到從中推論出準確的情況。
“目前我們唯一知道的是,敵人不是從曼德維爾點來,而是直接在馬庫拉格軌道附近撕開了亞空間裂隙,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基里曼如此解說時口中發苦,“敵人沒有在意艦隊與天體之間的引力影響,或者他們就是故意將這當作武器。不僅裂隙附近的艦船因毫無防備而轉瞬間就被亞空間、引力波或者敵人的炮火撕碎了,離得稍遠些的也被直接堵在空港里任人魚肉,就連馬庫拉格,這個世界本身,也不得不在應對敵人進攻的同時應對自然災害——監測部門向我發布了大規模地震與海嘯預警,所有的城市都得迅速進入避險流程。或許唯一的好消息在于,赫拉要塞的地勢足夠高,不會受到海嘯的侵襲;至于地震,機械教的地殼固著設備會盡量處理。”
又一陣震動從他們的腳下傳來,基里曼苦中作樂地擠出了一個笑容:“哎,看來他們的技術也沒有他們喜歡吹噓得那樣神乎其技。”
這倒有點錯怪機械教了,畢竟這些紅袍怪咖在建設相應設備的那時,無論如何也預想不到現在這種極端情況。赫拉要塞又坐落在馬庫拉格最高最大的山脈之上,這里本就是地震多發的板塊交界地帶。帝國建筑的抗震等級已經隨著材料學的進步增長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但這也并不意味著,要塞的承重結構不可能被高等級的地震搞塌。
多恩點了點頭,沒有作出評價。有關赫拉要塞的抗震等級這件事,他可能比在這間要塞里睡了一萬年的主人本人都清楚的多——要知道,當年基里曼在色薩拉一戰被裝進靜滯力場之后,可是多恩來到這里,親自翻修并加強了整個赫拉要塞的自律防護措施。因此,他越過了這個問題,直接轉向更核心的方面:“我們的敵人到底是誰?”
“還不清楚。”基里曼的聲音當中透露出一股因事情失控而產生的煩躁,“近乎所有的前哨站都在這個龐大亞空間裂隙展開的那個瞬間里失能了,鳥卜儀陣列的示數也一團糟,通訊線路里到處都是無意義的廢碼。我們現在只能勉強知道敵人有三艘戰列艦,一百艘以上的護衛艦——這是個約數,因為敵軍的艦隊規模似乎每時每刻都在繼續擴大。從馬庫拉格衛星上傳來的信息說,他們從艦隊中幾艘艦船的識別碼辨認出這是鋼鐵勇士的艦隊,但在他們表示將進一步確認這個情報之后,這個監測站就再也沒有傳來回音了,我們依然不知道是否可以將敵方的整支艦隊都認定為歸屬在鋼鐵勇士的統一調度之下。”
“但至少他們確實在。”多恩點了點頭。
情況糟透了,馬庫拉格上的帝國軍隊——不論海軍還是陸軍——簡直就像走出拐角后陡然被人套了麻袋,在什么也看不見的情況下被不知道什么人飽以老拳那樣。一些意志不堅、水平不夠的指揮官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因無法發出有效指令而造成潰敗,但原體的心智與戰術眼光都遠遠在這個基準線之上。
“無論如何,你應該作出反擊。”多恩語氣平靜地指出。他們的確不知道這個亞空間裂隙是怎么產生的,敵人又具體是哪一家哪一戶。知道這些或許確實能讓他們打得更輕松、更有針對性一些,但更現實的問題是,他們已經在挨打了,就必須得還手,才能為自己爭取重整態勢的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