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不代表什么。同樣作為原體,基里曼的統籌與思考能力并不優于佩圖拉博,至少鐵之主和鋼鐵勇士整體是這樣認為的。但在現實宇宙當中,所有的鋼鐵勇士們,依然必須得面對一個并不討喜的事實:
就算他們同樣有著原體,保留著大遠征時期的軍團建制,在新母星梅德倫嘉德的經營、黑機械教的效忠和亞空間次級神瓦什托爾的贊助之下有著規模龐大的艦隊,數量充足且足夠兇惡的惡魔引擎,相對齊整的個人裝備,掌握著一定程度的亞空間靈能力量,在恐懼之眼的混沌星際戰士當中算得上俊榮整齊,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
在帝國面前,他們依然什么都不是。
并不是所有鋼鐵勇士都能意識到這一點。萬年來,原體第一次向所有接得到通訊的子嗣發出了明確的召集,散碎的軍團重新集結,僅計算阿斯塔特就有三萬人之眾。是的,和萬年前那場光輝的遠征中,每一個軍團中動輒十萬人的規模自然無法相比。但在一萬年之后,《阿斯塔特圣典》將星際戰士所持有的軍事力量拆得粉粉碎的現在,在原體的統治之下,這放在江河日下的帝國當中,難道不是一支摧枯拉朽、無往不利的力量嗎?
當然,他們可以這么想。甚至于,為了士氣,鐵之主并不打算糾正這種錯誤的想法。然而,佩圖拉博本人,和一切經由他的首肯,為這場戰役而任命到指揮層的所有鋼鐵勇士,都必須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真相:
三萬阿斯塔特,一千萬奴工,六千萬可被用作單純消耗的邪教徒或者祭品,一支由榮光女王級戰列艦帶領、總共包含五百艘各級船只的艦隊。在哪怕確實已經江河日下了一萬年、頹廢至此的帝國面前,依然什么都不是。
他們必須把戰場限制在馬庫拉格星系之內,速戰速決。甚至不能等待周邊星區反應過來——哪怕是佩圖拉博也不得不承認,基里曼確實經營有方。他麾下的奧特拉瑪在整個帝國當中都稱得上富庶,自然也有著能夠維持這種富庶的武裝力量。
帝國的體量是優點。洪索清楚,想要達成他們本次出擊時定下的戰略目標,他們必須在帝國遲緩的神經醒來,真正發揮出體量的優勢之前速戰速決。這不是一個很晦澀的觀點,洪索更清楚:既然他能想明白,他一半血脈之上的那位原體,佩圖拉博,當然也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但鐵之主現在在做什么?扔下了艦隊調度,和他的某個兄弟在鐵血號上玩躲貓貓?甚至于,他連這種你追我逃的躲貓貓都玩不明白,除開鐵環衛隊之外,目前他已經調動了艦船上半數的預備隊,要求他們在這艘船上不計成本地無差別掃蕩?
洪索覺得不行。他扛不住。
倒不是說他覺得自己在指揮過程中下達的命令有什么問題。艦隊的統籌上確實出了一些問題,但他很快更正了;有零星一些戰幫在他的調度之下有了不該有的活絡心思,他也抽空逐一威逼利誘地處理掉了;極限戰士的打法在半小時前也突然變得激進起來,但他也不是不能處理。在過去,他確實沒有太多海戰的經驗,但在佩圖拉博麾下時,他學得足夠快——他確實能搞定目前為止出現的問題,可這也不代表他能繼續扛下去。
他很清楚,佩圖拉博把指揮權交給他時,到底在期望什么。原體希望,等到他重新回到自己該在的位置上,從洪索手中拿回指揮權時,眼前的戰況與他離開之前相比,不會有什么太大的變化。洪索確實有能力在海戰當中繼續維持住當前的戰線,但對于馬庫拉格地面上“戰況有變”這件事,他實在是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