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金嬸兩千基礎工資,并不算低。
君不見好多畢業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實習工資拿到手也不過兩千。而金嬸,還有根據工作量和工時發放的額外績效工資。
不過,金嬸也是個管理者,有這種待遇。
孟川不是慈善家,他還沒到那種可以隨意撒錢的地步。所以,對于其他簽訂長期合同的村民,孟川定的基礎工資都是每月六百,績效另算。
合同中還規定,若是簽了合同卻經常性干活不到場的,會被直接解約。
但就是這樣,興揚村民還是爭破了頭。
每月都能拿固定工資,干活還另有錢拿。
一下子,很多興揚村民就一改農忙的疲憊。都覺得,他們干完自家地里的活,完全有余力再去孟老板田里幫工。
反正曹興大伯,也就是興揚村長家門口此時是擠滿了人。
“排隊,都好好排隊。”
曹興大伯扯了個電喇叭,大聲喊道。
“放心,不是現場選人,沒有先來后到。所有人登個記,我會按照各家經濟情況和各人身體狀況來篩選。當然,按之前用工慣例,家里田全部承包出去的優先”
“你們不要急,反正小川還會包田,長期用工合同肯定不止這一批”
曹興大伯的話并沒有讓場中哄鬧的氣氛降低多少。
“我身體倍棒從早干到晚屁事沒有”
“我干農活又快又好”
“我家特窮”
“村長,你家這院墻是不是要修了我來,不要錢”
“你不要臉”
興揚村民一邊看著招工告示,一邊高聲討論著,甚至還有人開玩笑的當面賄賂起曹興大伯來。
孟小妹擬好的工資與績效條例相當簡潔,興揚村民只要是個識數的,都能算得過來。
每月六百說多不多,但一年算下來也有七千二百塊錢。
若是再計算績效,就以平常的除草舉例。孟小妹定的是按畝數算,一畝地八十,一天只要正常干,一畝半那是至少的,這每天就多了一百二。
小孟老板也包田一個多月了,興揚村民知道孟川對雜草是絕不等老。一般來說,這個植物瘋長的夏季,一個月有天孟川田里都要找人除草。
因為還要忙活自家地,每個月就算出工個五天,一個月下來只除草就有六百。加上除蟲、追肥,也都是按工時按工作量算績效工資,這完全就是多勞多得。
一個農忙時節下來,至少能在自家地外,再多出兩三千的收入。
而今年剛剛賣掉的麥子,每家基本都是五畝左右的地,無良糧商收購價是一塊二一斤,小半年辛勞總共就賣了四千元出頭。這刨去成本,也就三千多點。
而只要簽了這個用工合同,就是將自己農忙的收入翻倍。
就是將自己一年的收入翻倍。
就是冬季農歇期坐家里,也能伸手拿錢。
哪個從地里刨食的村民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