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樓中,寶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悠悠蕩蕩,飄到一處所在。
但見朱欄玉砌,綠樹清溪,真是人跡不逢,飛塵罕到。寶玉在夢中歡喜,想道:“這個地方兒有趣!我若能在這里過一生,強如天天被父母師傅管束呢。”
正在胡思亂想,互見身邊多了一人。寶玉定睛一看,認出正是賈蓉,歡喜道:
“蓉哥兒,原來你也在這里啊!”
卻是賈蓉在賈寶玉睡下之后,施展入夢術進入賈寶玉的夢境,隨他來到這里。
“真耶?幻耶?”
“這到底是一個夢,還是真的存在呢?”
沒有理會賈寶玉的話,賈蓉打量周圍景致,心中暗暗揣測。
即使他修習《黃粱經》已有七八年,面對如此逼真的景色,仍然難以分辨出是真是幻。
這時,賈蓉和賈寶玉聽見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
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兩人聽出是女孩兒的聲氣,歌音未息,早見那邊走出一個美人來,蹁躚裊娜,與凡人大不相同。
寶玉見是一個仙姑,喜的忙來作揖,笑問道:“神仙姐姐,不知從那里來,如今要往那里去?我也不知這里是何處,望乞攜帶攜帶。”
那仙姑道:“吾居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因近來風流冤孽纏綿于此,是以前來訪察機會,布散相思。”
“今日與爾相逢,亦非偶然。此離吾境不遠,別無他物,僅有自采仙茗一盞,親釀美酒幾甕,素練魔舞歌姬數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可試隨我一游否?”
寶玉聽了,喜悅非常,隨著這仙姑到了一個所在。賈蓉雖然未得仙姑邀請,卻也沒有被她趕走,同樣一并去了。
抬眼望去,兩人只見前面有一座石牌橫建,上書“太虛幻境”四大字,兩邊一副對聯,乃是: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上面橫書著四個大字,道是“孽海情天”。也有一副對聯,大書云: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
賈蓉見了,心下尋思道:“這就是所謂的太虛幻境了,只是不知是夢中幻化出來的,還是真的存在。”
“離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不知這些地方是真是假。如果真在天界,又該何處去尋?”
想到這里,他忽然想起了原書中甄士隱睡夢之中,曾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同樣來到此處。只因機緣不足,沒能進入太虛幻境。
“甄士隱是在姑蘇,我和賈寶玉卻在京城——”
“兩處地方都能見到太虛幻境,說明這個太虛幻境如果不是虛幻,定有不止一處入口。”
“不知我是和甄士隱一樣無緣進入,還是和賈寶玉一樣能夠入內?”
正想隨著寶玉混入其中,賈蓉忽聽警幻仙姑說道:“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適從寧府經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