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使得了保證,又知道賈蓉已經為此事四處奔走,林黛玉每日里還是不斷詢問賈寶玉在牢中情形如何,有沒有受到委屈。
賈蓉知道她心憂寶玉,又不方便安排她這時探監,只能她身邊的丫鬟林小紅帶些衣服食物,和賈蕓一起時常前去探監。
這樣,黛玉能夠從林小紅那得知賈寶玉的情況,總算安心了些。
“這次的事,似乎有些不對!”
奔走數日之后,眼看榮國府的案子鬧得越來越大,賈蓉卻察覺到這次的事似乎有些不妥。
賈雨村、忠順王那邊雖然挑起了這件事,但他們卻并沒有抓著榮國府的事情不放,反而借這件事情,不斷串聯權貴,似乎另有打算。
“莫非,他們是想把局勢攪亂,然后渾水摸魚——”
“這種把戲,會不會太淺顯了?”
察覺到了這點,賈蓉細細思考之后,還是向戴權說了這件事情,請他私下里轉告崇正帝。
戴權聽了他的發現,卻沒有立即告訴崇正帝,反而笑瞇瞇地,向賈蓉道:
“這件事情,皇爺早就知道了!”
“有些話不好明說,但是以你聰慧,應該能夠猜到:皇爺是想借這件事情,將那些人引蛇出洞,然后一網打盡。”
“這件事賈侍講心里有數就好。榮國府的事情,你也不必擔心,過了這次風波,他們多半就能被放出來了!”
榮國府的罪名,雖然看著頗多,卻大多是公侯世家常見的罪過。唯一讓崇正帝感到生氣和丟面子的,只有《姽婳詞》的事情。不過,得益于賈蓉提前提醒,賈政這些年又老實勤懇,上的請罪折子極為詳實,崇正帝在命人私下里查知實情之后,已經知道這首詩是人牽強附會,并非是賈政、賈寶玉故意寫的謗詩。
也因為此,崇正帝雖然說起此事仍然頗為憤怒,其實在心里已經消了氣。正是察覺到了這點,戴權才向賈蓉說榮國府的事情不必擔心。風波過后,即使受些責罰,也不會有大問題。
賈蓉雖然知道崇正帝看著榮國府歸還欠銀的面子上,不會責罰太重,但在得知這些以后,還是對榮國府的事情更有了底。也因為此,他在從戴權那里得知這些后,又給戴權送上許多孝敬,請他在崇正帝面前多多美言,表明自己忠心。
戴權和賈蓉是多年的老交情,對此自然不會推辭。而且,他還向賈蓉透露了許多事情,包括元春這些日子在宮里的事。
知道元春在宮里雖然受到一些冷遇,身體卻并沒有大礙,如今正在一心照料腹中胎兒。賈蓉更是放心許多,只要元春在宮里無礙,能夠平安生產,榮國府即使受罰,以后也總會起復。
因此,自此之后,賈蓉每日里雖然仍舊為榮國府的事情奔走,卻不像先前那么急切了。看起來更像例行公事,等待著一些事情發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