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去了之后,盧俊義等頭領所在大船上,頓時空了許多。見到這些人都在望著自己,似乎在等待分配職司,盧俊義向公孫勝和朱武道:
“盧某初來梁山,對此還不熟悉。”
“不知公孫道長和朱武兄弟以為,我們要如何攻打東平府?”
公孫勝熟知天文地理,對梁山泊附近早就極為熟悉,聽到盧俊義詢問,頓時道:
“上岸之后,離城四十里處,有個安山鎮,我們可以在那里扎住軍馬。”
“這樣無論進退,都能從容回旋!”
微微點頭,盧俊義贊賞道:“道長所言極是!我軍上岸之后,就在安山鎮駐扎。”
又向朱武問道:
“不知軍師以為,應該如何攻城?”
朱武投靠盧俊義,本就有顯示本領之意,聽到盧俊義問計,頓時道:
“因為我們路近,即使這時上了岸,也要隔幾日才能和宋頭領同時攻城。”
“小弟本想讓大伙兒在水泊中飄幾日,派些兄弟混到城里,到了攻城時趁亂奪城。”
“但是如今索先鋒已經出發,這個計策卻不靈了。”
“因此小弟以為,如今之計,莫過于調虎離山,讓大軍直攻汶上縣,將東平府兵馬調出來,然后聚殲在外!”
聞言,盧俊義微微頷首,正要贊揚兩句,卻有孫立跳出,道:
“朱軍師這法子雖好,見效卻是太慢。”
“汶上縣距離東平府有百十里,大軍調動需要數日不說。若是東平府的兵馬慢了些,甚至根本就不去救,我們豈非在汶上縣白等著?”
“如此遷延時日,若是被被宋頭領在東昌府拔了頭籌,我們即使能打下東平府,又有什么用處?”
駁斥了朱武計策,孫立向盧俊義獻計道:
“員外,我軍兵強馬壯,不如直奔東平府,直接攻打城池!”
因為在梁山泊上一直有些不得志,孫立方才見到索超、楊雄、石秀等人做了先鋒,甚至連時遷都被盧俊義派遣打探消息,心中已不免有些懊悔:
“以我渾身本領,若是早些請命,別說像楊雄、石秀一樣做個副先鋒,就是索超的正先鋒,說不定也能搶過來。”
“如何因為遲疑,誤了大好機緣!”
在梁山泊待了這么多年,孫立如何不知因為昔年祝家莊的事情,無論晁蓋、宋江,還是山上的其他兄弟,雖然都認為他在祝家莊上立了大功,卻同樣認為他不講義氣,不愿和他交往。
也因為此,孫立在山寨之中,雖然不說和索超等人一樣是個孤魂野鬼,卻連登州舊人,都不怎么親近。
而且,這些年來,晁蓋、宋江不斷抬舉解珍、解寶,讓他們成為登州頭領核心,孫立心中,也是頗感危機。
所以,他在這次被盧俊義選中后,思量一番,開始主動獻計,打算像當年上梁山時一樣,立功博得看重。
“如今我已經不受重用,若是不奮起一搏,以后就再難起勢。”
“這次盧員外和宋頭領爭奪寨主,不管事情成敗,都是我的機會。”
“有解珍、解寶的關系,即使我這次敗了,宋頭領那邊,應該也能說過去。”
“倒是盧員外勝了,我在山寨之中,以后就大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