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即使要招安,也不能不切實際!”
說得眾頭領紛紛點頭,認為朱武的上策雖好,對梁山泊也頗為有利。但是大宋朝廷,卻毫無可能同意。
看著眾人態度,一直沒表態的盧俊義,這時出言說道:
“既然上策不可行,軍師就講講中策吧!”
讓眾人平息下來,聽朱武的中策。
梁山泊眾頭領聽了一番討論之后,雖然認為朱武所想有些狂妄,卻也認可他頗有計謀。此時,眾人聽到盧俊義所言,頓時安靜下來,聽朱武的中策。
朱武上策被否定,心中并未沮喪。他知道上策本就是拋出來試探眾人反應的,被眾頭領否決,實是意料中事。只聽他又說道:
“朱某所提中策,卻比上策退了一步。”
“建立藩鎮在此時或許不可行,但是梁山泊若占據幾處州府,由哥哥擔任節度使,卻非毫無可能之事。”
“聽說大宋西北,就有一個府州,被折家世代掌握。折家家主,歷代也大多擔任節度使。”
“楊制使出身楊家,想來熟知此事!”
突然將話題一轉,詢問起了楊志。
楊家和折家同屬將門,楊志當然知道折家的事。而且,他出身的楊家曾和折家聯姻,楊家的祖上折太君,就是折家之人。
所以,在聽到朱武詢問后,楊志頓時回道:
“折家在府州確有世襲官職,直到如今,府州仍是被折家掌握。”
“我梁山泊若能像折家一樣占據州府世襲,確是一樁美事!”
話中雖然承認了府州的事,其實卻并不看好,梁山泊能夠和折家一樣占據州府世襲——
畢竟,這是楊家祖上都沒能實現的事。梁山泊這些草寇,如何能夠完成?
楊志這話隱晦,梁山泊眾頭領大多江湖出身,哪里聽出這些。他們只是聽到大宋雖然明著沒有藩鎮割據,其實卻有著府州這樣形同割據的勢力,頓時興奮起來。暢想著以后受了招安,同樣能占據一州,自由自在生活。
朱武在少華山曾經做過寨主,深知這些江湖中人的想法。因此,他裝作沒聽出楊志話里隱藏之意,又向眾頭領補充道:
“先帝之時,朝廷曾經在綠林中,招安了十座大的山寨,任命他們的首領為節度使。”
“如今我們梁山泊的實力遠勝十節度,哥哥在招安時,若仍僅僅是一個節度使,又如何對得起大伙兒在梁山泊的付出。”
“因此,朱某的中策,便是讓梁山泊在招安之時,取得一兩座州府作為根基。”
“這樣眾位兄弟,不但在軍中會有前程,就是在州府中,也能謀得官位!”
“官位?”聽到朱武此言,正想著如何反駁朱武的宋江,頓時沉默起來。
對于一心謀求招安、為國效力的宋江來說,一個官位,對他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即使知道像府州折家那樣極為困難,宋江心中也不由盤算起這件事:
“折家雖有實力,又如何比得上如今的梁山泊?”
“他們都能夠占據州府,梁山泊又如何不能呢?”
心中忍不住暢想著,自己在招安之后,成為一地太守!
其余頭領,或許沒有宋江想的那么多,卻在知道自己有可能占據一座州府,在其中自由自在生活后,同樣極為向往,認同朱武中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