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盧俊義在梁山泊整頓人馬,東京城中,盧俊義和宋江打下東平、東昌二府的消息,終于傳到朝堂。
“梁山草寇,竟敢如此無禮!”
“堂堂大宋天下,如何能讓他們橫行!”
聽到梁山泊的消息,蔡京被勾起新仇舊恨,有些恨恨地道。
蔡京第一次聽到梁山泊,便是女婿梁中書送給自己的生辰綱被晁蓋等人劫了。再聽到時,是自己的兒子蔡九被梁山泊一伙人在江州大鬧了一場。
到后來,梁山泊人馬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就在今年正月,這伙人竟然攻占了大名府,讓他女婿梁中書倉皇出逃,吃了很大掛落。
所以,如今的蔡京,只要想到梁山泊,便是想剿滅這伙賊寇,發泄心頭之恨!
有了這個想法,次日,蔡京在朝堂上聽到有人將梁山泊占據東平、東昌二府的消息呈給皇帝之時,立刻上了奏表,要派大軍前去,剿滅梁山賊寇。
皇帝何嘗不想剿滅賊寇,只是,他的心中,卻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一直掛在心頭。對于剿賊之事,不免不太上心。
童貫是皇帝心腹,知道皇帝心里在想著聯金滅遼之事。而且,以軍功起家的他,和皇帝想的一樣,要借金兵攻遼的良機,收復燕云十六州。
是以,不愿受到梁山這點小事干擾的他,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的一封書信,上奏道:
“啟稟陛下,梁山賊寇雖然占據州府,卻未豎起反旗,也未向外攻打。”
“以臣看來,這伙人不過占據城池,向朝廷討個招安而已。”
“不如朝廷派人,招安這伙賊寇,假此以敵遼兵!”
“如此一來,豈非兩全其美?”
乘機向皇帝進言,招安梁山賊寇。
皇帝心中也實不愿為梁山賊寇費心,聽到童貫要招安梁山賊寇去打遼兵,頓時大喜過望,正要準了此議,卻又聽蔡京道:
“陛下,童樞密所言雖好,無奈梁山草寇,并不識得天威。”
“如此招降他們,草寇氣焰日長,恐怕以后為患!”
建議皇帝即使想要招安,也必須派出大將,先將城池奪回。
高俅等人和梁山泊有著宿怨,同樣不愿意看到招安成功,聞言紛紛附和,要皇帝派出大軍,收回兩座城池,維護朝廷威名。
皇帝心中同樣有此顧慮,聽到如此多的大臣勸諫。最終折中一下,派折可存率折家兵馬前往山東,整頓山東兵馬,擇機收復兩府。
想來,以折可存和折家軍的能力,即使不能將東平、東昌二府收回來,也能將其它州府穩住,不讓梁山肆虐。
如果梁山泊真有實力,以后宋國和金國的結盟又能達成,道君皇帝心中,并不在乎將梁山泊全伙招安,用他們去打遼兵。
如此計議已定,童貫、蔡京等人,自然不再爭論。皇帝見此,又想到自己一直念著的事,道:
“趙愛卿前往金國賣馬,如今已過多日。”
“不知到了現在,可有消息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