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什么”
寬大敞亮的房間,陽光照透過落地窗照進來,修長的手于紙上落下陰影。
專業而嚴謹的醫生露出微笑,凝視他的患者。
“烏鴉。”李銘回答。他面前放著一張圖,常見的心理測試的圖。
“這一幅呢”醫生翻到下一張。
“人。”
“老頭。”
“15張。”
“11個。”
這場測試持續了約一個小時,如果一開始李銘還能維持思考的話,到后面已是隨口回答。醫生一一記下他的回答,然后將他的答題紙插入厚重筆記本的最后一頁。厚重的筆記本“咖”地合上,像烏鴉在叫。
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微笑著問道。
“最后一個問題,你看到了什么”
醫生顯然想令自己盡可能地溫柔些,可他的患者卻渾然不買賬,死板地回復道:“人影。”
“長什么樣”
“不知道。看不清。”
“那你為什么認為是人影或許是樹的影子也可能是周圍建筑物的投影甚至可能是別人的惡作劇。”這句話醫生已經重復過七次,而李銘的回答也永遠是重復的一句。
“我不知道。”李銘茫然道。
不知道為什么肯定是人影。只是一種直覺。
“好吧。”醫生嘆息。“聽說你最近又演了一部恐怖片”
“是夜半驚魂。”
醫生皺眉,“恐怖片只會加深你的恐懼。”
“演員總會代入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這對你非常危險。”
“我演的是道士。”
“普通人看見蟑螂也會下意識打死它。你害怕鬼,所以幻想自己是一個除魔衛道的道士。但那無異于飲鴆止渴,一旦殺青,回到現實。你發現自己并不是道士,卻相信鬼的存在,只會越發恐懼。而越恐懼,你便越想成為道士。李銘,你很配合治療,我能看到你對正常生活的渴望,那些副作用巨大的藥片你都能毫不猶豫地吞下,為什么不能遏制自己的恐懼呢”
“換一個輕松快樂的劇本如何比如,隔壁的青春愛情片以你的人氣一定會爆紅。”
李銘沉默片刻,“我會考慮。”
“希望如此。”醫生卻沒有任何高興的情緒,每一次李銘都答應下來,而每一次他又會忍不住接下劇本。如果心理當真容易控制,也不會有那么多心理疾病了。
李銘是他較為特殊的病人,不僅在于他是個大明星,更在于他很理智。他見過許多由于各種原因而崩潰的病人,情緒的崩潰會直接體現在日常生活上,有的逐漸產生暴力傾向,有的則會自殘。但李銘沒有,如果不是他自己敘說,根本不會有人覺得他患有精神病。
在外界,他甚至登上過“最受歡迎的明星”“國民老公”的榜單。
“馮醫生,辛苦了。”經紀人很快過來攀談,這可是他的搖錢樹,不能出任何意外。
醫生沒好脾氣地說,“情況并沒有好轉。我已經告訴過你不要再讓他演恐怖片了。那只會加重他的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