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鳳求凰
時間流逝,三天時間轉眼過去。
這一日,杜如晦一家大包小包的收拾妥當,便離開了永興坊,往北而去。杜如晦一行人出了北城,就見城外官道上,赫然有李世民一行人。
這是專程來為杜如晦送行。
李世民上前,便是好一番話,盡是不舍之情。畢竟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杜如晦在,那么李世民身邊,便多了一個謀臣。杜如晦不在,便少了許多的助力。
李世民一番話說完,道“克明,你北上后,本王不日也將啟程去討伐劉黑闥。這一戰,便是大唐的問鼎之戰。把劉黑闥滅掉,河北之地盡數囊括在大唐手中。天下間其余各地,便不足為懼了。”
關中、河北之地連成一片后,那便是整個北方。
大唐占據北方,虎踞天下便可期。
杜如晦正色道“殿下,關于和劉黑闥一戰,臣這段時間也一直關注著劉黑闥的情報。劉黑闥這個人,極為精明。他采取合縱連橫的策略,使得原本劉武周麾下一片散亂的區域,竟是凝聚起來。最關鍵的是,劉黑闥為人豪氣,此人的戰斗力很強。所以殿下和
劉黑闥一戰,不能急躁,務必要穩扎穩打。”
李世民道“本王清楚”
他和杜如晦相交十數年,雙方感情,卻是極為深厚的。
李世民目光一轉,落在杜啟的身上,道“二郎,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杜啟想了想道“殿下雄才偉略,是有大魄力大決斷的人,原本小子沒什么好說的。不過父親說了劉黑闥的事情,小子便補充一些。”
李世民道“你說”
他內心,竟是有一絲的歡喜。
杜啟說他雄才偉略,這話如果從其他人的口中說出來,李世民不覺得有什么,甚至于還會覺得對方是拍馬屁。可這話從杜啟的口中說出來,便又有不同。杜啟一貫是不說假話,也不說什么客套話。
杜啟道“此番討伐劉黑闥,對殿下來說,是一個機遇。因為一旦掃蕩了劉黑闥,那么殿下的威望,便更進一層樓,能再度達到巔峰。”
“可如果這次討伐劉黑闥失敗,那也是極為危險的。”
“到時候,陛下不會給你一雪前恥的機會。只要殿下出現紕漏,可能就是太子和齊王出面接手,繼續攻伐劉黑闥。”
“這是不允許發生的。”
“所以討伐劉黑闥的這一戰,寧愿慢一點,寧愿穩一點,也不能有半點的差錯。”
杜啟說道“殿下,小子的話就只有這么多。言盡于此,請殿下斟酌三思。”
李世民聽到后,點頭道“二郎的提醒,本王記下了。說起出兵討伐劉黑闥一事,整個秦王府上下,一個個都激動不已,都激動于出征討伐劉黑闥,卻沒有人提及失敗的后果。”
房玄齡是站在一旁的,他開口道“我會提醒殿下的。”
杜啟點頭便不再說話。
李世民又和杜如晦說了一番話,便不再多言。
一行人又繼續啟程。
杜啟一家人出城走了不到五里路的距離,赫然見前方官道上,一處涼亭中,竟然有琴音裊裊,不斷的傳來。
杜啟在馬車中看去,雖說距離有些遠,但幾十步的距離杜啟能看得清楚。他一眼便看到了涼亭中的情況,赫然是李孝恭一家三口。
李孝恭、王氏站在一旁。
有李煙云在撫琴。
杜啟聽著這琴音,也是贊嘆。李煙云的年紀不大,但是琴藝卻是極佳的。
馬車繼續往前走。
不一會兒,已經到了距離涼亭邊停下。
李孝恭夫婦已經是自涼亭中出來,留下李煙云在涼亭內撫琴。杜如晦見狀,提醒道“二郎,你去吧,為父見一見趙郡王夫婦。”
“是”
杜啟下了馬車往涼亭去。
半路上碰到李孝恭夫婦,杜啟拱手揖了一禮,便徑直往前走。不多時,杜啟已經來到了涼亭中,而李煙云恰好撫琴結束。
“兄長”
李煙云起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