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天氣又漸漸的轉涼了。
杜啟來到大秦這里,也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杜啟實際上,有些時候也會想一想家人,畢竟妻兒都在大唐,他自是有懷念的時候。
不過杜啟卻還是在發展地方。
到如今,整個夏國各地,已經是完成了調整。甚至于地方上的發展,一切都蒸蒸日上。所有一切,欣欣向榮。
這是杜啟讓利于民帶來的好處。
若非如此,不可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速度,不可能百姓能得到好處。
杜啟發展了地方后,他實際上對夏國的發展還是不滿意,政務、軍隊其實都不錯,可這樣的發展,只有一個骨架,只有一個框架,還需要更多的血肉。
這些血肉,卻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從文化,以及底蘊,以及各方面都發展起來,那才是真正的血肉。
這一日,杜啟在洪山縣的王宮處理政務時,卻是有了士兵來到王宮中,稟報道:“殿下,宮外來了一人,他自稱殿下的臣子王績,特來求見。”
如今的杜啟,為了打仗以及調度方便,把都城再度遷都。
遷移到了洪山縣來。
所以金無缺等人,都是到了洪山縣。如此一來,才能應對火國,以及應對南國方面的事情。
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杜啟一聽到士兵稟報的消息,很是驚訝。
王績來了。
要知道,王績是在國內做事情的,怎么如今到了大秦北美地區來。
這是什么情況。
杜啟吩咐道:“把人請進來。”
“是!”
士兵轉身去傳令。
時間不長,只見大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身材清瘦,頭發斑白的老者邁步進入。
來人,赫然是王績。
如今的王績,已經是五十開外的年紀。他此前在夏國內,那也是負責國子監的國子祭酒,身份尊貴,是朝廷的一方大佬。
這樣的身份,卻是忽然到了杜啟這里來。
王績站定后道:“臣王績,拜見太上皇。”
杜啟道:“賜座!”
王績坐下后,他鄭重道:“太上皇,臣如今到這大秦來,是奉陛下的命令來的。一方面,是臣主動請求;另一方面,是陛下考慮到太上皇這里,缺少人才。所以金無缺來了后,老臣也主動來了,就是來幫助太上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