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啟聽到后,倒也是松了口氣。
他就擔心國內有問題。
如今國內無礙,那就是極好的。
杜啟說道:“王公,你就別說什么太上皇了。我如今在大秦這里,建立了夏國,稱夏王。所以你如今,只需要稱呼殿下即可。”
王績道:“臣遵命!”
頓了頓,王績又說道:“說起渡海一事,還真是不容易。一路上,雖說總體順利,可是整日整日的,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這樣的日子久了,讓人真是守不住。好在,還是撐過來了。”
杜啟說道:“海上的航海,就是這樣的,比較辛苦一些。”
王績話鋒一轉,道:“殿下,臣到了后,可有什么是需要臣做的事情?”
杜啟說道:“正巧有你的事情。”
王績精神一振,道:“請殿下吩咐,臣如今一把老骨頭了,倒是沒有什么大抱負,只要是有事情做,能幫到殿下,那就心滿意足了。其他的,暫時不作他想。”
杜啟說道:“如今夏國的帝都,便是定在此地。夏國雖說建立,甚至軍隊、政務體系,都是搭建了起來,可是人才培養的體系,卻是差的太遠了。所以王公來了后,便替我組建大學,負責傳道授業。然后,再著手開科舉,把科舉制度建立起來。單單是這兩件事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王公恐怕是付出畢生的精力,畢竟在這邊做事情,都是一窮二白,一切都是重新開始,沒有原本的根基。”
王績沒有半點的懼怕,他興奮道:“這是好事情,有事情做,臣心滿意足。對于大學,以及各地的書院,臣都會建立起來。至于科舉制度,暫時押后,等過一兩年后,書院大肆盛行,大學也建立了起來,再來開科舉不遲。”
杜啟笑道:“這一點,王公看著安排就是,本王不擔心。王公如今到了夏國這里,便暫時也擔任國子祭酒。事實上我麾下的六部,以及其余各部門,大多數都是空缺的。如今卻少人,暫時都不曾任命。王公來了,便補上了一個缺口。”
王績道:“臣會努力的。”
頓了頓,王績繼續道:“殿下,估摸著后續,應該陸續還會有諸多的人來。不過來的人,應該都是老一輩的人。畢竟如今的夏國,不斷的擴張,人才也是不斷的涌現。所以老一輩的人,漸漸的讓位,讓給稍稍年輕一些的。如此一來,才會有許多人來。”
杜啟笑說道:“國內的發展,只要是一切源源不斷的進行,穩扎穩打,一切都穩步推進,那就是極好的。”
王績說道:“陛下雖說年輕,可是處理政務,卻是極為老辣,半點不差。論及天資,陛下相比于殿下,實際上也不遑多讓。”
杜啟聽到后,頓時笑了起來。
很是自豪。
夸贊兒子,不久等于夸贊他這個當父親的嗎?
杜啟說道:“王公,您是一個人來的嗎?”
王績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老臣這一次來,還從國子監,以及我大夏軍事學院中,抽調了諸多的人來。這一批人,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其中兩個最優秀的人,殿下都認識。”
杜啟問道:“誰?”
王績說道:“狄仁杰和武則天,這是兩個最優秀的人,一男一女,甚至于武則天這小丫頭,更是不簡單,巾幗不讓須眉。不論是武藝,亦或是能力,她都是佼佼者。武則天年紀倒是差不多,十七八歲。而狄仁杰方面,稍稍年輕一點,只有十四五歲。可是,卻也是頗為妖孽。他們主動請纓,老臣就同意了。”
杜啟笑了起來,道:“這是好事情。”
對于武則天、狄仁杰這兩人,杜啟也是寄以厚望的,畢竟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任務。如今到了北美地區,那就是在新地方開拓基業。
杜啟說道:“他們便協助王公,希望他們,能成為我夏國在這大秦地區的奠基者,使得夏國的根基,能牢牢立足這里。”
王績神情肅然,道:“定不負殿下厚望。”
杜啟點了點頭,又詢問著國內的各項事情,兩人聊著天,頗為輕松愜意。畢竟時隔多年未見,如今還是有很多的話要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