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澈帶兵行動,不斷的掃蕩各地。時間從二月進入三月下旬,轉眼一個多月過去,天氣也是愈發的暖和了,杜啟一直是在廣陰縣的,不曾離開。
這期間,不斷有劉澈的好消息送回來。
畢竟這一次針對火國各郡各縣,不僅是劉澈的兵力出擊,還有余鳳言、項辰和潘希圣三人為首的大家族力量出動,大家族的人四處勸說,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降夏國。
畢竟有了先例,其余人歸順,也就在情理之中。
這期間,自始至終都不曾和南國發生矛盾,甚至于即便是和南國方面的軍隊碰上,對方都是直接撤走,不和劉澈正面對抗,所以到了四月上旬,整個火國的各地,已經被南國和夏國劃分完,一切恢復了平靜。
杜啟直接把火國更名為火州,納入夏國境內,成為夏國的一個州。
只是火州的州牧,卻是沒有的。
暫時還空缺。
這一日,杜啟卻是把駱賓王喊來,他看向駱賓王,說道:“如今火州已經是穩定了下來,火州的州牧人選,你有什么建議?”
駱賓王沉聲道:“殿下,對于火州刺史的人選,卑職認為潘靜岳最為合適。潘靜岳這個人,是潘希圣的長孫,其人飽學多才,此前一直在地方上擔任縣令,很是不錯。”
“尤其他治理地方時,百姓日子安穩,地方上吏治清廉。甚至于,在潘靜岳執政期間,涉及到潘家的人,潘靜岳都主動避嫌,不讓潘家人參與。”
“總體來說,這是個很不錯的人。”
“雖說他在之前,一直都是擔任縣令,但他能在縣令任上,一做就是十來年。可見潘靜岳其人,是有足夠定力的,也是能治理好政務的。”
駱賓王繼續道:“更何況,潘靜岳執政后,潘家的資源,自然會幫助潘靜岳的。我們如今要做的,是先穩住地方上。把地方上,都納入我們的麾下。”
“然后,再一點點的調整。”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先讓潘靜岳過渡一番,讓他來治理地方。”
“其實在卑職看來,誰治理地方,我倒是不覺得有什么稀奇的,也不覺得有什么,這一事情挑選一個能治理地方的人即可。最主要的,應該是地方上的駐軍,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大秦和情況,那就是地方做大。”
“導致地方的執政官,是軍政一把抓。這一事情,是必須要杜絕的,所以我認為,完全可以改變此前的情況,依舊按照我們夏國的根基,軍政分離。”
駱賓王說道:“這,就是卑職的一個大方向想法。主要是,要把軍隊的駐扎安排妥當。只要是這一步布置妥當了,地方上自然就是安穩的。”
杜啟頓時笑了起來。
駱賓王考慮問題,的確是越來越仔細,越來越是全面,很是不錯。
杜啟吩咐道:“去通知潘靜岳來,本王見一見他。”
“是!”
駱賓王立刻就應下。
他轉身退下,就直接去傳令,時間不長,潘靜岳就回來了。因為各地的歸附,潘靜岳如今是回到了潘家,地方上不曾做官的。
他得知杜啟召見,心下也略有一絲的緊張,畢竟不知道杜啟召見是為了什么事情?
一切都讓他內心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