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靜岳見到了杜啟后,站定行禮道:“潘靜岳,拜見齊王殿下。”
“坐!”
杜啟吩咐一聲。
“謝殿下!”
潘靜岳道謝后才撩起一旁坐下。
杜啟沉聲道:“你曾經在地方上,擔任縣令多少年?”
潘靜岳道:“回稟殿下,足足十二年。我十五歲出任縣令,現年二十七歲。就是此前,才回到了家中。”
潘希圣如今已經是五十開外都年近六十,他十四五歲就生了長子,而潘希圣的兒子也是十多歲就生下了潘靜岳。
潘靜岳本身,是潘家嫡長孫。
尤其他年少得志。
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名聲,然后被安排到地方上任職,成了一縣的縣令。按理說一般的人,那就是年少輕狂,可是潘靜岳沒有,他反倒是一點點梳理地方,極有耐心的改變地方,所以才有了地方上的大變化,能治理好地方。
杜啟點了點頭,贊許道:“如果讓你執掌火州,你準備怎么做?”
呼!!feisuw.com
潘靜岳的呼吸,一下就急促起來。
執掌火州。
這可是封疆大吏,甚至于在夏國來說,他就是一方的要員。對于潘靜岳來說,這也是一躍而起,甚至是不可置信的事情。
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得到這樣的機會。
潘靜岳先是激動,旋即跟著就冷靜了下來,沉聲道:“殿下,如果讓我治理火州,我應該會從四個方面入手。”
論及治理地方,潘靜岳本就不是生手。
治理一縣,是治理。
治理一州,也是治理。
只不過治理地方上的疆域,變得更為遼闊罷了。
杜啟聽著潘靜岳的話,微笑道:“說來聽聽,分別是哪四個方面?”
潘靜岳說道:“第一,仍然是民生的治理上。昔日的火國,發展總體還算是不錯。可實際上,這樣的火國,還是有諸多的問題,不如夏國,把百姓放在首位。所以當下的第一任務,就是發展民生,輕徭役薄賦稅,使得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最基本的,是要讓地方上的百姓,能家家戶戶有飯吃有衣穿有田耕種,這是一個前提。”
杜啟聽著這話,卻是笑了笑,說道:“民生這個課題,不是一件小事情。你說輕徭役薄賦稅,可實際上,真正要布置這一事情,卻又不是一件輕松簡單的事情。具體的施政上,有太多太多的難題。譬如,大多數的土地,在大家族上,譬如潘家、項家和余家,乃至于其他。譬如人丁,主要集中了一批奴隸人口在各大家族。這些事情,都不輕松。”
潘靜岳自信道:“殿下,這些事情看似困難。可是實際上,卻是不難。您提及的這些事情,事實上早些年我擔任一縣的縣令時,我就曾經遇到過。但是最終,我都是圓滿解決了。”
杜啟問道:“你如何解決的?”
要知道潘靜岳本身,就是出自世家,所以他很是好奇,想要知道潘靜岳怎么解決問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