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妮薩森的旅拍和戚柒想象的不太一樣。
首先她們根本不可能像上次一樣,一走就是四五年。
戚柒甚至懷疑她在男人皮帶扣爆炸前就可以回家了。
距離上次安妮單木倉匹馬走世界已經過了快二十年,她現在也六十多歲了。
盡管攝影家絕不愿意戚柒用“花甲老人”這樣的詞來形容自己,但她年紀擺在那兒,體力精力早已不如從前。
戚柒擔憂的那種“穿跑鞋日行五萬步”的場景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強度她完全能適應得來。倒是安妮,期間對戚柒表示抱歉,說自己拖緩了她們的進度。
她們也沒有像荀勛擔心的那樣跑到貧困區甚至戰亂帶去。事實上,她們出發后走了快四個月,都還在國內。
安妮之前的幾次拍攝都沒有機會來中國,這次來了,攝影家甚至有點流連忘返的意思。
戚柒并沒有因為松散的行程,或者熟悉的景色感到乏味跟安妮薩森本人的交流,對戚柒來說比拍什么重要得多。
很快她就發現,即便是拍攝同一場景,她和大師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這種差距的具體表現不在技術上,可戚柒總是覺得,安妮拍的東西怎么說呢比自己拍的要有靈魂。
她的每一張照片都很有故事感,就算是拍一個高中女生放學跑在街上,戚柒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女生那種“放學啦我媽做了紅燒肉沖鴨”的心情。
安妮告訴戚柒,她也是時尚攝影師出身,明白時尚雜志的拍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你要有創意有想法,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人拍得好看。
對于封面來說,好看永遠是第一重要的。
她當然也喜歡華麗好看的照片,但拍多了,總會思考拍攝除“好看”外,是不是也能有點別的意義。
于是當她拍出失業的母親背著孩子在雪里掃街的照片時,她明白了原來相機可以創造更多的意義。
“你的相機可以成為幫助自己或者別人的武器,甚至可以改變世界。”曾經收入最高的攝影家跟戚柒這么說,“相機不僅僅可以用來賺錢,你越早知道這個道理越好。”
說著安妮又笑了一下,“不過你有一位超級有錢的老公,應該能比我更早明白這樣的道理。”
想起自己那位超級有錢的老公剛花了多少錢給自己買包
戚柒覺著,自己短時間之內大概是無法明白這個道理了
安妮大多時間使用的也是膠卷相機。她告訴戚柒,以前膠卷很珍貴,所以對于攝影師來說,每一次按下快門都必須是果決和慎重的。
盡管后來有了數碼相機,但安妮還是習慣用膠卷。
“不要想著能夠重新拍。作為攝影師,你必須知道什么時候是按下快門的時機。”
安妮很少說教,更多時候會跟戚柒講自己從前拍攝的故事。兩人之間越來越熟,聊天的話題也越來越寬。
拋去年齡和國籍,兩位女攝影師本來就有很多共通點,相處沒幾天,戚柒甚至都有點跟姐妹出來旅游的感覺了。
但拍攝也不都是容易的。為了拍到反嘴鷸,她們也有在湖邊蹲點等兩天的時候;為了拍出最真實的早市百態,她們冒著雨半夜就出發;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角度,戚柒還頭一回爬了十米高的梯子
她拍到很多之前沒有,也不可能拍到的人物和風景,也有了一個之前沒有的心情
好想跟他分享這些美景啊。他要是在就好了。
戚柒甚至覺得當初荀勛提出陪她一起,其實是個很好的主意。
最想分享的人不在身邊,不管景色多好看,就總有種辜負美景的感覺。
不過她猜他應該沒有這種感受。畢竟她身邊的隱形保鏢每天都在匯報,四舍五入一下,男人也算跟她一起云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