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呵呵呵!莫公子,劉公子,韓公子,今日詩會,為廣陵,非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的西子湖畔,各位公子,此為何意?”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唉!風道友,此為廣陵,非那洞庭湖景,風道友,此是何意?”
“哈哈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妙語,風大人竟然有此感慨,本王佩服佩服!”
湖岸涼亭之中,一群才子佳人觀景而賦詩,有才子吟唱一首西子湖畔之詩,頓時引來其他人員附和,而作為此次詩會主辦者,對于那些才子之言,表示疑惑不解之時,又有才子換了風景,依然非當前所見之景,主辦女子再次表示疑惑不解,卻聞聽亭外一道豪邁之音傳來,頓時引來了亭外人員的山呼之音,也讓亭中才子佳人知曉了庭外人的身份,紛紛轉身,見禮。
“燕王殿下,請!”周娥皇緩步來到亭外,見禮之后,引李弘冀進入涼亭之中,而路途之中的才子佳人們,紛紛讓道,對李弘冀面與微笑,以最美好的神態動作,試圖獲得李弘冀的另眼相看。
“燕王殿下過譽了,本少未曾入那岳陽樓一觀,可無此等感慨萬千。”風水起身,躬身行禮,對于李弘冀的稱贊,不敢居功,解釋詩非自己所作。
“哦!風大人,不知哪一位大家之才,竟然能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感慨。”
李弘冀一驚,仔細一想,確實如風水所言一般,此詩并非其所作,據李弘冀所知,風水未曾出現于岳陽樓附近,難以發出如此感慨萬千之言。
“呵呵呵!燕王殿下日理萬機,為了此次李唐領地南征王閩領地之事,一日恨不得掰成兩日花,對于此吟詩作對,風花雪月之事,又豈能入了燕王殿下之眼。”一女目光自觀湖景之中收回,轉身見禮。
李弘冀定睛一看,為水君顏,風水夫人,但對于此夫人之說,天下言論為兩種論調,夫人與未婚妻之分,而原因在于水君顏身邊的風水。
“風夫人見笑了,本王身為我李唐領地燕王,對于我李唐領地之事,豈敢不重視乎,南征之事,事關國運,非本王一力所能阻止,父皇之意,才是南征重點,而非本王。”
對于李唐領地對王閩領地出兵之事,風水與水君顏均站隊于反對一方,多次上奏李璟,也一直在四處活動,試圖結束李唐領地與王閩領地之戰,但李唐領地與王閩領地之戰,依然激烈進行之中,未因為二人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