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燕王殿下,風道友所吟誦之詩,名為《岳陽樓記》,聽此名便明白,此詩專為那岳陽樓而作,而那一位創作此詩者,為風都領地不夜城云啟。”見現場氣氛不對,周娥皇打圓場,她可不希望一場風花雪月的詩會,成為勾心斗角的朝會。
“不夜城云大人?高才,高才,可惜了,云大人不能來此廣陵,一睹今日各位大人之風采。”李弘冀大驚失色,竟然是云啟的詩詞,未曾想過廣陵詩會,云啟未到,卻已經流傳了他的詩作。
“燕王殿下,我等凡夫俗子,所作之詩詞,又如何能登大雅之堂,入云大人之眼,讓云大人另眼相待。”一位書生搖頭嘆氣,手中折扇一展,掩面。
“各位皆為我李唐領地之才子佳人,均是我李唐領地之棟梁,我李唐領地并未弱于風都領地,各位公子又何必自怨自艾,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
見那一位書生以扇掩面,以示自己的羞愧之意,而其他才子佳人也對云啟之能,提不起戰意,李弘冀頓時無名火起,怒斥眾才子佳人,恨其不爭氣。
“燕王殿下,風都領地與我李唐領地一般,戰爭不止,風都領地與神遼帝國之戰,激烈程度不弱于我李唐領地,但風都領地之詩風,如今已經不再是文曲城,而是不夜城,即使是川蜀之國,那些才子佳人也紛紛慕名而去,只為了一睹不夜城之風采。
而之所以如此,只因為一個人,此人名為云啟,風都云族,原苦城城主,現禁足于不夜城之中的云啟。燕王殿下,可知為何?”
風水搖了搖頭,此次廣陵詩會,明面上是周氏所提出,但實際為李唐領地領主皇子,燕王李弘冀的六弟李重光提議召開,今日其臨時有事,可能稍微晚點才會過來。
而李重光之所以召開此次詩會,有與不夜城抗衡之意,風都領地的詩風大漲,嚴重蓋過了圣唐領地南方各大領地及西方的川蜀之地,導致兩大區域才子佳人不服,不時召開詩會,以詩一較高下。
“為何?”風水不但是一位修仙者,并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交際手段不弱于朝堂那些元老,堪稱全能之才,風水之言,讓人不敢不重視。
“燕王殿下,不夜城云啟自從被貶,禁足于不夜城之后,傳聞閑來無事,幾次三番于不夜城之中賞花賞月賞秋香之后,認為太無趣,便不時于映月湖圍爐月話之中召開詩會,畫展,棋局等等,自己親臨現場,親自下陣,拋磚引玉,引來了文曲城無數的書生。
之后相關聚會情況流傳而出,如本少剛剛所吟誦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詩詞,畫作,殘棋局等流傳而出,引來了無數才子佳人前往不夜城,才讓不夜城成為了如今我圣唐一族文風最盛之地。”
“諸天萬界,劍廬盛典?”一位貴公子出聲,為李弘冀解釋不夜城成為天下文人墨客圣地的原因,讓李弘冀聯想到了一事,轉頭看向身邊的風水,眼神復雜。
“非也,非也,燕王殿下,非當年諸天萬界宗門劍廬盛典,而是圍爐夜話,于不夜城映月湖圍爐月話之中的圍爐夜話,此夜為黑夜之夜,而非月亮之月。
之所以如此,在于那云大人于夜幕降臨之時,于圍爐月話之中,在那些類似于火爐的亭子之中,擺上了爐石,點燃了爐火,眾人于那篝火旁唱唱跳跳,吟詩作對,因此,被人稱之為圍爐夜話。
而傳聞對于此盛會,云大人稱之為沙龍、圓桌會議、詩詞大會等等,不同聚會形式,不同的說法。”
一位書生與有感而發,作了一首詩之后,聽到李弘冀的疑問,開口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