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承福跟隨出帝,與蠻族在澶州作戰,又和張從恩共同守衛滑州,適值天氣酷熱,白承福遣送他的部落回到太原,把牲畜放牧在嵐、石二州境內。
部落的人經常犯法,劉知遠決不放縱;部落知道朝廷衰微,又因害怕劉知遠執法的嚴厲,謀劃一起跑回原來的地方。
有個叫白可久,地位僅次于白承福,率領自己的隊伍最先逃跑,歸降了蠻族,蠻族任命為云州觀察使,用此來引誘白承福投降。
劉知遠和郭威謀劃道:“現在天下多事,把吐谷渾部落安置在太原,是心腹之患,不如把它除掉。”
白承福家里很富,喂馬都用銀食槽,郭威勸說劉知遠殺死他,沒收他的財產用來養軍隊。
劉知遠送上密表,稱“吐谷渾反覆無常難以擔保,請把他們遷往內地。”
石水出帝派使者將其部落一千九百人分別安置在河陽和其它各州。
劉知遠又讓郭威引誘白承福等人住到太原城里,乘機誣陷白承福等五個部族聚謀反叛,用兵包圍并殺死了他們四百人,抄沒了白承福等的家財。
石水出帝下詔表彰獎賞他們,吐谷渾部落從此衰微了。
濮州刺史慕容彥超因違法征收賦稅,擅自取官倉的麥子五百斛造酒,分給部民而犯罪。
李彥韜歷來與慕容彥超有仇隙,揭發了這件事,按罪應斬首,李彥韜催促馮玉殺掉他,劉知遠向朝廷上表章辯論營救。
李崧說:“像慕容彥超的罪,現在各地的藩鎮將帥都有,如果都按法處置,怕人人不能安心。”
甲戌(十六日),敕免了慕容彥超的死罪,削去他的官職爵位,流放到房州。
九月,蠻族三萬兵馬侵犯河東;壬辰(初五),劉知遠在陽武谷打敗了他們,斬首七千人。
李弘義自稱為威武留后,改名李弘達,奉上表章聽命于石水,甲午(初七),石水任命李弘達為威武領主、同平章事,主持閩國事務。
張彥澤上奏:在定州以北擊敗蠻族,在泰州再次擊敗它,共斬首二千人。
丙辰(二十九日),黃河在澶州的臨黃決口。
蠻族使瀛州刺史劉延祚給石水樂壽監軍王巒寫信,要求率全城歸降,并且說:“城中蠻族兵不足一千人,請朝廷派輕兵前來襲擊,自己為內應。還有,今年秋天雨多,從瓦橋以北,積水漫無邊際,蠻族主已回牙帳去了,縱然聽到關南有突變,路遠隔水,也不能前來援救。”
王巒與天雄領主兼中書令杜重威屢次上奏,認為瀛、莫二州乘這個機會可奪取;深州刺史慕容遷又獻上《瀛莫圖》。
馮玉、李崧都信以為真,準備派出大兵迎接趙延壽和劉延祚。
早先,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天平領主李守貞屢次領兵經過廣晉,杜重威接待他很好,贈送他金銀兵器鎧甲,每次都數以萬計,李守貞因此與杜威親近友好。
李守貞入朝時,石水出帝慰勞他說:“聽說愛卿作為將軍,常用自己的錢財賞給戰士。”
答道:“這些都是杜重威將軍對國家的忠心,他用金銀錢財資助我,我怎么敢掠取他的美德!”
于是說:“陛下如果他日用兵,我愿和杜重威將軍通力合作,肅清沙漠之敵。”
石水出帝因此也感到他是個德才兼備的將軍。
待將要北征時,石水出帝和馮玉、李崧商議,任命杜重威為元帥,李守貞為副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