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私下對馮、李二人說:“杜重威是皇帝的親戚,又是顯貴的將相,但他的欲望還沒有滿足,心常懷不滿之意,怎能再授予他兵權!如果一定要對北方用兵,不如只委任李守貞一個人為好。”馮、李二人沒有聽從。
冬季,十月辛未(十四日),命杜重威為北面行營都指揮使,命李守貞為兵馬都監,泰寧領主安審琦為左右廂都指揮使,武寧領主符彥卿為馬軍左廂都指揮使,義成領主皇甫遇為馬軍右廂都指揮使,永清領主梁漢璋為馬軍都排陣使,前威勝領主宋彥筠為步軍左廂都指揮使,奉國左廂都指揮使王饒為步軍右廂都指揮使,州團練使薛懷讓為先鋒都指揮使。
并下達敕榜,寫道:“專門調發大軍,前往掃平黠虜。先取瀛州、莫州,安定關南;其次收復幽燕,掃蕩平定塞北。”
又道:“有生擒胡虜君主者,任命上等大鎮領主,賞賜錢一萬緡,絹一萬匹,銀子一萬兩。”
當時,從六月連日下雨,至此一直沒停,行軍和運送軍糧都很艱苦。
杜重威、李守貞在廣晉會師,然后向北進軍。
杜重威屢次讓公主入宮上奏,請求增兵,他說:“現在深入胡虜的國境,一定要靠大家的力量!”
因此禁軍都歸于他的麾下,連宮內的宿值警衛都空虛了。
十一月,丁酉(初十),派李守貞代理主持幽州行府事務。
己亥(十二日),杜重威等人率兵來到瀛州,城門洞開,寂靜得像沒有人,杜重威等人不敢進去。
之后,聽說蠻族將領高謨翰早已率兵偷偷出城跑了,杜重威就派梁漢璋率領二千名騎兵追擊,在南陽務與蠻族遭遇,梁漢璋戰敗被殺。
杜威等聽到這個消息,率兵南下,當時束城等幾個縣已請求歸降,杜威等人焚燒了廬舍,搶掠了那里的婦女而返回。
當時,蠻族可汗率兵大舉入侵,從易州、定州直向恒州,杜重威等到達武強,聽到這個消息,要從貝州、冀州往南走。
彰德領主張彥澤當時在恒州,領兵前去和杜重威等人會師,并陳述蠻族可以被打敗的理由,杜重威等又開往恒州,命張彥澤為前鋒。
甲寅(二十七日),杜重威等來到中度橋,但蠻族已占領了橋,張彥澤率騎兵前去爭奪,蠻族將橋燒掉退卻了。
于是,石水兵馬和蠻族軍隊隔著滹沱河駐扎下來。
開始,蠻族人見石水軍隊浩浩蕩蕩開來,前來爭橋又沒取勝,擔心對方會強渡滹沱河,和恒州聯合夾擊,商議退兵返回;但聽到石水軍隊已筑起營壘作持久的準備,于是就不退兵了。
杜重威雖然以皇帝親戚身份擔任將軍,但生性懦弱膽小,他手下的將領都是領主,只是天天奉承迎合,飲酒作樂,很少談論軍事。
磁州刺史兼北面轉運使李勸說杜重威和李守貞道:“現在大軍距恒州近在咫盡,彼此的煙火都能望見。如果把許多三股木放到水中,在上面放上柴草鋪上土,橋就立刻架成了。再密約城中的守軍點起火堆為聯絡信號,趁夜里組織將士砍斷敵虜營盤的柵欄沖進去,里外合兵,胡虜一定敗逃。”
眾將領都認為說得對,只有杜重威認為不行,派李往南到懷、孟二州督運軍糧。
蠻族用大軍擋在石水軍隊的前面,又悄悄派出將領蕭翰、通事劉重進率領一百名騎兵和羸弱的步卒,沿西山出現在石水軍隊的后面,切斷石水大軍的糧道和退路。
打柴的樵夫遇到他們,全被抓走了;有逃跑回來的,都說蠻族軍隊的強盛,石水軍中人心惶惶。
蕭翰等到達了欒城,城中石水守軍有一千多人,沒想到敵人來臨,慌亂狼狽中全都投降了。
蠻族抓到的石水百姓,全都在臉上刺“奉敕不殺”四個字,放他們往南走;運糧的民夫在路上遇見他們,都撂下輜重驚慌潰逃了。
十二月,丁巳朔(初一),李親自給石水出帝寫上密奏,詳細說明石水大軍危急的形勢,請皇帝親臨滑州,派高行周、符彥卿扈從,并請派兵守衛澶州、河陽,以防范蠻族軍隊的沖擊。
李派將領關勛,快馬把密奏送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