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加熱石英砂后導到到鋁管,加熱壺里的開水,但它只管加熱不能自動斷電,......
所以經常會出現瓶里的水被蒸發到一部分時軟塞口的金屬過熱的情況,等到瓶里的水線降到一定程度,軟木塞可能會被碳化起火,而之前那電線可能就已經被烤得融化了,不知道有多少火災是因為這個小玩意引起的!
不得不說這是非常糟糕而危險的工業設計,在李一鳴看來,現在很多家用電子產品都是危險品一樣的存在,改進升級這些產品可以算是一個浩大的民生工程了。
李建國點點頭:“也可能是那鄭榮小氣。這種在燒水時人一定要看著。”
“他這里很不規范,我進來的時候就看到有煙頭了。印刷廠這種地方,到處都是易燃物,很容易失火。”
李一鳴說完就站起回到桌邊,抽出一張報紙盯著看了起來。
“失火?”李建國心中咯噔一下,剛才是防著別人下毒,現在又得防著敵特縱火了嗎?這敵特破壞生產可太容易了!
李一鳴點點頭,盯著報紙有些出神。
他手中這報紙上全都是核電站是如何可怕的報道,還分別舉了1957年英國溫斯克爾和1979年美國三里島兩個例子,至于明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切爾諾貝利事故,這上面當然不可能有,......
父親拿上來的這個老式的電熱水器,突然就讓他想到了切爾諾貝利事故那個設計問題。
說起來核電站技術很高大上,其實也跟這個瓶塞電熱水器差不多,只不過下面的水不是普通水,是重水,控制棒也是用硼或是鎘來做的,作用是吸收中子。
控制棒提起,中子變多,堆芯裂解反應增速,降下,堆芯里頭中子量減少,核反應減速,但不管怎么樣,下面的水量要絕對保證在安全線內。
所以最大的事故全都是出在反應堆里頭,堆芯邊上有沒有足夠的冷卻水!
溫斯克爾是石墨堆芯起火,三里島事故是因為操作失誤,堆芯失水過多融化,切爾諾貝利的事故據說是因為在有設計缺陷時進行了一個糟糕實驗,再加上管理上的問題導致事態惡化。
設計的缺陷應該是現在就存在了,沒有及時處理那大量的熱能引發蒸汽爆炸也有管理的問題,那可不是普通的水蒸汽,那都是帶著極其強烈的核輻射,所以才格外可怕。
至于管理上的,不知道跟他們國內的精神狀態有沒有關系。
李建國也重新坐下,這一路他都在消化兒子教給自己的方法,知道敵人要做什么,計算時間,分析習慣,給他們機會,不給他們機會......
考察團成員的行為一個個被擺在腦子里對比著,他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反應......說服不了兒子,就跟著一起打這場戰吧!
想了好一會,感覺腦子有點發脹,這時那墻角的水瓶已經發出撲撲嗤的聲音,李建國起身過去把插頭拔了,往壺里灌好水。
李建國坐回兒子邊上,很隨意地看了眼兒子身前的報紙,嗯?
又是核電站?
李建國發現兒子好像對這個核電站的報道很重視。
因為他發現這是兒子之前看過的,而這次他又抽出這張來,而且已經盯著那報紙看好長時間了。
至少三分鐘!
這個好長時間是相對而言的,超過三分鐘的時間看一張報紙,對李一鳴來說就是好長時間。
李建國有些忍不住:“這個有問題?”
他知道兒子聽說過很多災難,不知道這個是不是。
李一鳴想了想,在報紙上看了一下,點了下明和年,再點了一下重大事故,嘴里輕聲說道:“老毛子!”
李建國眼睛里滿是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