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點點頭:“是啊,除非港府調匯,能調嗎?”
他看著李福兆,要看他如何反應。
李福兆猶豫不決,不只是擔心自己說不動,而是他還沒完全厘清其中各種變量。
“這件事不是發生過嗎?”李一鳴不動聲色地問道。
“七一年,尼克松宣告放棄布雷頓森林協議,七二年七月港元與英鎊脫鉤,改為了與美元固定匯率,先是5.65,次年二月又改到5.08,當時股市連續大漲......兆叔,你覺得這次......”李國寶小聲說道。
“我記得住,但事情未必發展得一樣!”李福兆有些不快,手指輕輕敲打桌面,思來想去。
“那次...是什么原因呢?”李一鳴淡聲問道。
香江股市有過多次大起大落,其中一次大漲正是由正是由李福兆挑頭帶著華資推動,七三年那次大股災他最有發言權。
“呃......說來呢......”李福兆摸摸下巴,本來想咳又給收回去了,他知道李一鳴喜歡人說得簡約。
“當時整個六十年代香江經濟一片大好,股市交易所卻只有一個,華資很難上市,香江民眾的資金都被英資吸走了,于是我回來辦了遠東會,另外降低了交易門檻,普通香江市民也可以買股了。”
李一鳴看看他,老頭好像還挺得意,也不知道他都跟人行研究生都灌輸了什么東西。
“當時內地與美日德英關系都在改善,香江人自然放心投資,及至73年,越戰停火,港府又宣布興建地鐵,各公司相繼派息并大送紅利,加之西方金融繼續動蕩,香江股市更加狂熱,宛若遍地黃金,當時人人都說只要股票不要鈔票......”
李福兆說了不到三分鐘就收尾了,嘆了口氣:“只不過大漲之后必有大跌,也是自然規律,聰明人知道落袋為安,后面的就......”
“你說得太干了,我要細節!”李一鳴看看兩人,“你們把七三年那次股災的前因后果資料給我一份。”
“是要...寫進故事里?”李國寶看著剛才李一鳴筆運如飛,猜測他是不是直接想拿這個來寫什么小說,再說你不是過耳不忘的嗎?
“我要拿回去給人上課。”李一鳴淡淡說道,“我一個小孩子,說的話別人未必相信,有書面材料就好多了。
你們是當事人,又是...專家......對了,到時我們也錄個節目,你來說說......”
“說什么?”李福兆心中一驚。
“訪談啊,你搞股市這么長時間,應該知道不少丑惡現象吧,放心,我會放到內參里頭,電視臺不會播的。”
“不行不行!”李福兆連連擺手。
“你不要這么害怕,這是個系列節目,上的都是真正有學問的人,你確定真不上?給國家領導人做決策用的!”李一鳴看著李福兆,笑瞇瞇地問道。
李福兆猶豫了一會,他總覺得這是個大坑,但好像這坑里又都是寶貝,期期艾艾地問道:“節目...叫什么?”
“百家講壇,你不是壇主嗎?”
李福兆哭笑不得:“不...不會上節目的都是壇主吧?”
“當然不是,但肯定都是有學問的人。”李一鳴轉了轉筆,看向李國寶,一本正經地開口,“銀行這方面你要加強學習,以后也會有機會上的!”
李國寶嘴角動了兩下,努力擠出兩字:“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