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市場很大,吃掉香江的貨是沒問題的,其實應該也不夠。”
馮秉芬看看李建國,又看了看何五和李國寶,心中嘆了口氣,他兩個兒子不在這里,這明顯就是個新生的實力圈子,“我剛才跟建國也說起,內地要做租衣業,或許小李先生已經為此做打算了。”
“租衣業?”李國寶和何五不約而同地看向李建國,兩人都是聰明人,之前也已經知道那租自行車的法子,現在連衣服也要租了。
“對,就是那租衣。不過這租衣也不簡單,還有后面一整套,清洗縫補...建國,這么說來,每個小區都得有個小制衣廠才對?”馮秉芬目視李建國,提醒了一句。
李建國想了想:“差不多吧,小規模,能滿足本地需要的就好。”
“香江這種小型的制衣廠很多。”馮秉芬做出思考的模樣,“若是只是為三千人的小區服務,或許不叫制衣廠,算是個制衣車間比較好,我想內地應該不介意用這里的機器。建國你之前所說我也能懂,若是有人喜歡學裁縫,也可以去這車間,我理解得對否?”
“對!”
“什么小區?”何五問道。
“內地要建居民生活區,在農村,三千人一個點,類似莊園,......”馮秉芬淡聲說了句。
何五微微點頭,知道這個就夠了,回頭有的是時間細問。
李建國也是點點頭,看看馮秉芬:“芬叔你是說把這里機器采購去內地?”
“經此波折,香江小制衣廠必然有很多會倒閉,或是有人不想再做這行,......又或者到了機器升級換代的時候,所以......”
馮秉芬聲音不高,說的話卻是很直接,“以我看來,這些機器必然要有個去處,這些都是十幾年的老機器,但好好保養一下,倒不是不可以用。”
李建國默默點了點頭,他當然是不介意舊機器,居民區開的小車間又不是專門做出口貿易,只要能把本地服裝這一塊的需求補足即可,就算是現在像沈縣那種地方,大家的衣服很多也是自家來做,如果實在家里的女人不會做衣服,那也可以請街道裁縫幫著做。
李國寶搭著手,一臉平靜地看著馮秉芬,其實他心里是清楚的,把香江這里二手機器淘汰到內地,原本就是這里的產業趨勢,只不過香江人投資內地,都是想要換取好的投資條件,股份地皮稅收優惠什么都不能少。
李一鳴現在這么主動下手,對于內地就是一個先發制人,那小子把內地是看得真緊。
至于馮秉芬口中所謂的十多年的老機器,換去內地應該還算是先進的東西。
“機器也可以租,我有個法子,可以再減些成本。”李國寶說道。
看著三人看著自己,李國寶灑然笑道:“通過東亞和中銀,我們把這些機器都拿下來,再轉租去內地,建國你覺得怎么樣?這樣也是便于管理。說起來這也類似于一種銀行,我們現在的銀行運作的是錢,這一種,運作的是物資。”
何五撫掌大笑:“極有道理,我看這種銀行也可以做得極大!”
馮秉芬亦是笑著點頭:“物資銀行,是個好主意。”
他看了看何五,頗為何家惋惜,大豐銀行已經被中銀控股,幾乎就已經堵死了它在海外擴張之路,這個業務看來又是被東亞銀行拿下了,好事!
李建國也是頗感欣慰,資本家們的腦子確實好用,笑了笑:“應該也是可以的,對了,芬叔剛才說那這些小廠會關閉,那廠里的工人怎么辦?”
“香江這里產業肯定要有個大的整合,屆時弄些大廠,機器也可以換新的。”李國寶笑著說道。
馮秉芬點了點頭:“香江小企業太多看似頗有活力,但實際并不如大廠有競爭力,那些小老板太容易受外部影響,一個人出了問題,一個廠說倒就倒,......”
“沒錯,”李國寶也緊跟著說道,“我們其實喜歡跟大企業合作,成本又低,大家合作得又開心。建國,這樣對于內地來說也是個好事!”
李建國沉吟點頭,他這幾天在香江,幾乎就是泡在銀行家邊上看著他們做事,也確實發現這一點。
對銀行來說,最難管理的其實就是貸款人,東亞銀行估計原來老是做小企業的業務都做怕了,就好像榮光印刷廠的鄭榮,誰能知道他是個爛賭鬼,頭天好好的,第二天就敢把機器全抵賣掉?
“若是小李先生可以對現在的機器做些改進,又或者內地可以造些好機子,香江也可向內地采購,我相信內地有這個實力。”何五在邊上說道。
李建國點點頭:“這個放心,一定會有!”
他對兒子是信心十足,改進機器什么的應該都不費什么腦子,而且如果說內地能造機器,那出口到香江甚至海外市場,那就可以換來更多的生活物資,這不就是科技致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