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辦。
人人電話接得飛起。
叮鈴鈴,李一鳴接起電話,一聽就知道是馬德里,那語氣無比恭敬。
“是我,嗯,電話難打,是啊,就一條過海的線當然難打。還沒有發表演說嗎?要等彌撒做完?城市里頭有傷亡嗎?......那就好。”
“不用謝我,這件事我們都冒著風險,不過總算結果是好的,至少現在除了重建家園之外,沒什么太復雜的事...當然要評估,你們城市下面的地質條件肯定有問題,誰知道哪天又會來一次。
余震,當然會有,這段時間地下的能量很足。就這樣吧!”
李一鳴隨手放下電話,看著前面一張張掛滿好奇的臉,這沒一個聽得懂西班牙語的。
“馬德里?”李國寶輕聲問道。
“嗯,跟他說了,明天肯定會有余震。”
“那基金的事?他沒提?”
“急什么,......”李一鳴淡淡掃視一圈,目光落在李福兆身上,“他肯定得跟人商量個辦法。我們也得根據他們受災情況做援建計劃......”
李福兆輕輕放下電話,看看眾人:“下面志遠說,那些投標的人找他,問見你一面要多少錢......志遠不知道怎么開價......”
李一鳴捏著下巴看了一圈笑道:“你們說呢?”
李福兆搖頭:“我覺得沒必要見這些人。不是錢的事,現在一切順利,多添變數總是不好。”
眾人不約而同點頭。
霍應東抬手看表:“美盤快開了,會不會跟這事有關?”
“也可能跟明天曰本的事有關!”
…...
眾人沉默了一陣,各自呼了口氣。
戰,預測,加上武器,把預測出來的東西當成武器來用,李一鳴跟周正說這番話時,難道就已經想好了要這么做?
他要跟中央首長們匯報的難道還有這個?
“很有點微言大義的意思啊!”
周正強調的當然不是單個字的問題,而是說做事的思路,也就是長期以來大家都掛在嘴邊的方法論。
同樣一件事,放在李一鳴那里跟交到中央這里,肯定結果是兩個樣子。
交上來之后肯定是大家默默等著看結果,而不是像他那樣主動出擊做那么多的安排。
這一里一外不知道會錯失多少東西......別的不說,至少沒人會想著把這個事登出去,更不用說還隔著太平洋跟人打十億美元的賭。
把錢就地給轉成了援災資金這種事誰能想得出來?
“這孩子腦子還真是不太一樣,簡單的一個字就能說出這么多的道理。正好今年我們文字的工作也在重新抓,這個他可以參與一下。”趙開口說了句,“正好也在討論明年教改的事,看看能不能多培養這樣的孩子......”
聽到趙這么說,大家都笑了起來,多培養幾個,那是真不得了。
“是要多培養幾個!”鄧笑著說道。
“你這也是誤打誤撞立了大功啊!”葉帥笑道。
“咱們不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我想他當時急著去香江,大概也是看出來我不怎么信他,要做出成績給我們看,不然空口白話,他那一堆道理,資源論倒還好說,他又是搞這個又是搞那個的具體做法......”
周正輕輕唉了一聲,攤手示意眾人,無奈反問:“小孩子中學沒上完的話...誰會聽?”
眾人失笑。
“這孩子說得多做得多,那他就沒犯錯過?他當時那么重要的事怎么就隨便寫到信里寄了呢?”
周正皺眉看了眼問話的趙,這問題看似隨意,實則嚴肅。
雖然現在改革開放,全國都在搞突破實驗,但總結下來還是錯多對少,而且國家的發展是長期的,短時間對的不一定長期就正確。
國家大情況復雜,李一鳴做的這么多事都對了嗎?以后他說的那些,是不是國家真的要按著他那套方法來?
“這個可能要問李建國了,也許當時這孩子不太懂...”周正搖搖頭,“沈縣那邊也是窮山區,他又在上學,可能也沒別的辦法,......”
“也只有寫信了,打電話他也不知道往哪打,......”
“現在主要是他那個信的內容到底有哪些,如果只是這個地震,那還好控制,那邊不是都誤傳成莫斯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