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就是圍繞著咱們老百姓的生活各方各面,衣食住行是根本,然后從這里頭找東西,同樣一個功能......”李建國換了一張紙。
“我們所有社會生產終歸是服務于人民的合理健康的需求。”
紀朋飛目視盧平:“這句你也記下來。”
“合理健康的需求,這個確實......”
李建國開始寫畫:“應該說是同樣的需求目標,能滿足的有幾條路我們可以采取集思廣議的辦法,大家來想。然后,...”
他點了一下:“評比各種路的難度與成本,還有它們各自適應的環境!這就會產生不同的設計,也就是不同的產品了。”
“比如說,咱們的菜刀,以前都是鐵的,可一鳴說,陶瓷也可以做刀,就是比較脆,但如果別摔了,那玩意可是非常鋒利,還不用磨!”
“哦...還真是!”周正輕笑了聲。
李建國輕輕嘆了口氣:“其實燒陶瓷這個咱們很會的,......”
“沒那么簡單吧......”周正笑道。
“有些技術,其實也沒那么難......”
紀朋飛嘆了口氣,轉向李建國:“還有什么例子?適應環境是什么?”
“哦,這個是說在什么地方什么條件下用,機器需要動力,就可以分為...水力風力人力電力等等......”
李建國畫了個表格:“就是在用這種組合來做設計方案。其實很多發明在生活中都有原型了。”
“比如說有個東西叫離心機,在很多地方都用得著,但有時我們不用太高轉速,有時就要用很高的,然后還有分為什么動力,有時候沒電,那就得有手動的,這東西可以有手動的,就是用繩子,現在孩子們玩的那種拉哨,拿瓶蓋打兩個眼,繩子一穿,拉起來轉速非常高......”
“拉哨?”
“那個我知道,當離心機用?”
“可以分離少量的物質,實驗室里頭做實驗,有時就是用一點點就可以了,比如說驗血什么的,可以省不少設備!李家捐的那個實驗室,一臺離心機少的上千美元,貴的要上萬美元!”
“這個很有意義!”周正盯著李建國畫出來的表格點頭。
“他說,我們整理出規律,我們這么多人,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但要管理和引導,還要有適當的鼓勵。像發明人,那就得給貢獻和獎勵,當然現在也有,不過他說那個不夠,......”
“不夠?”
“嗯,我們是不夠,但國外那種他覺得也不合適,我們得有自己的新辦法,是這樣......”
李建國在紙上又寫了幾句:“總體來說,這些必須是國家統一管理和應用,包括這些人才,都得進入國家的人才庫,這些都是重要資源......”
看看三人:“這個人才庫可以解決現在的很多問題,比如現在已經成立的私營企業,可以這么管理,一個是把人才吸納到我們新的管理工作崗位上來,第二就是當作補充,但要嚴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