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是借口,其實是擔心地震。”中曾根不動聲色說道。
竹下登眼一直:“是擔心香江地震?”
中曾根點點頭:“應該是。”
“地震的事影響很大啊!可既然現在已經成功預測了,那為什么他們還不打算承認?”
“承認了就得承受壓力,想必他們也不想交出那個方法......所以應該還在想辦法換什么東西,”中曾根揉了下頭,“有點麻煩,......”
中國人有奇貨可居,偏偏曰本是個地震高發的國家。
這種神一樣的預測方法,要花什么樣的代價才能弄到手呢?
如果說是芯片,那么為了還原之前的機器,那根本不可能用曰本貨,難怪美國人現在信心十足。
“我覺得開展合作研究比較好,他們也不能保證次次都對,...呃,畢竟也才一次成功經驗...不足為憑?”
中曾根看看他,微微搖頭,這話似乎是中國人會說的。
竹下登也嘆了口氣,作為大藏相,這方面的事情他也不方便多插手。
“閣下,香江那邊已經利用這個消息在我們的股市上賺了很多錢。”
“我知道,財團也在賺錢,現在國民的錢太多了,所以必須放出去。”
“......”
“你明天去美國。”中曾根拿起杯子,“不要讓人知道。”
…...
三井總部,緊急會議中。
“目前看起來,《人與社會》雜志曰本地區的代理基本是分為了十份,他們并沒有說傾向于哪一家。
但我們拿到了東京一半的地區,東京的消費潛力是最大的,也許這代表了接下來的訂單優勢......”
“訂單優勢?我是沒看出來,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給的條件最好,抓緊生產吧!廣告呢?如果說我們只在本地發行做本土企業的廣告,那么海外擴張的目標很難達成......”
“......可同樣國外公司也不可能利用。”
“這很不合理,而且還要求把廣告及產品報備給他們......”
“是的,必須報備,據說要核實是不是虛假廣告,如果出現大量投訴那么會有嚴厲的處罰。”
“什么樣的處罰?”
“不知道,或許是在別的地區的雜志上登.....”
“我知道了......香江要這么多計算機做什么?難道他們是想把上面的芯片拆下來用?”
“這不可能的,機器并不是運去香江,發貨只在國內,到機場,他們在那里組網做生意,就是那個waiting!”
“這樣......那絕對是個好生意,我們也可以這么做吧?”
“當然可以。”
“算了,這可能會影響那邊的談判!可以試著談合作,看看他們愿不愿意。”
“會長,濠江那邊我們的人已經輸光了!”
“誰贏了?”
“日棉的人。”
“......”
“據報告輸的原因是...資金不足!”
“問他們要多少,贏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