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李一鳴要安排那個地震高發期的事,把農地改造加進去合情合理。只不過這件事,盧平還不知道,中央也不知道。
李一鳴淡淡一笑看看兩人:“我先說個道理你們記住。”
“好!”
“我們現在看待這個世界,有這幾個層次。傳聞、見聞,見識,知識、理論.......”李一鳴舉起手掌,手指一一落下,“能理解這些都是什么吧?”
盧平點點頭:“理解,傳聞就是聽說,見聞就是自己看到的,見識那就是見到又知道怎么回事,認識大概就加入了自己的分析,理論就是了解事物本質。”
“對!世界很復雜也很簡單,認識世界不光是看外頭,也要了解自己,我們要往前往后看,我是說從時間上來說,我們要看過去,也要看未來。我希望國家能長期對世界保持優勢,你們也希望吧?”
“當然!”
“那不是靠我一個人,要建立科學的反應路線,對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要敏感,要懂得分析,也要用那些懂得分析的人。”
周正眉頭微皺,仔細盯著李一鳴的表情。
李一鳴看看他,笑道:“我不是說我會出事,但國家不能靠個人的。”
“我們要建好知識庫,把中科院大學這些單位都納進來統一管理,不要放任他們把科研弄成混日子,像計算機所那些人,我看混得很嚴重。”
“嗯?”
“連個適合國人使用的鍵盤都弄不出來,那多簡單,電路板我們做不了?鍵盤壞了不還得跟人買。說什么發揮不出作用就出去做生意,大部分還是覺得國家給得少了,想早點把知識變現享受生活而已。”
“這個當然會好好挑選,相信來的這些專...業的技術人員,”盧平剛吐了一個專字就改口了,“都是比較可靠的老同志。”
“光是專業是不夠的,還要廣。”
李一鳴撐著手,認真地看著兩人:“我現在安排做這么多事,就是要把見識收集起來分析,有了足夠多的樣本,我們就可以推導出很多可能性,當然,它不一定是全部,接下來工作更重要。”
“還要交給專家分析吧?”周正接口道。
“是啊,各個國家都有智庫,古代那些大臣邊上也都有謀士。這些人很重要。我們政策是怎么定的?不就是領導組織專家討論,然后實驗,再然后推廣嗎?”
李一鳴在桌上輕輕劃了幾道:“這么多問題肯定有人發現,也許全國就有幾人人說過,但沒引起上級重視,那么這些知識落在哪了呢?沒錯,我們是說人民群眾有智慧,那有什么用,田頭山里坐著擦汗時有點小想法能影響政策?而且我們根本沒時間等這種自然進化。”
就好像現在贛城賣稀土,以為能賺小轎車就占了人家多大便宜,誰知道人家拿那個改進材料弄出多少好東西。這個之前有人提嗎?派去曰本的那些人會不知道人家拿稀土做多少東西?”
李一鳴看向盧平,“所以你說來了一批專家,是不是專家,那不是自己封的,也不是國家認的,也不是說他發表多少論文,而是要看他真正有多大能力,能給國家做多少事,想為自己的,作風不正的就別往我這里送了,我沒心情教。”
“作風這個有政審的。”
“我要看他們以前做的事,發表過的意見論點。”
“好的,我跟上面去要。”盧平趕緊說道,又開口,“有些賣東西其實是因為缺......外匯...”
“我知道為了外匯,這就得說回你們了。”
李一鳴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量著兩人,似笑非笑:“一個外事,一個軍事,這兩個現在是經費開支的大頭,外事更是用很多外匯。
我之前就說過,這錢不是自己賺的,花起來就不心疼,這不光是花了多少錢的問題,關鍵是這些人出去后帶回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