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里,傳來的并不是列車長的聲音:“接下來,我們大家合作一個節目,合唱《歌唱祖國》......”
大家有點奇怪,不過反正這一次任務本身也夠奇怪,也許軍樂隊的同志也帶著任務上車,教大家練大合唱呢!
《歌唱祖國》這歌誰都會,也許有人在車上也合唱過,但整個車子的人一起唱,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全體起立!”
大家立刻都站了起來。
號聲又起,這一次多了好幾種音色。
這首歌的前奏并不長,團里有的是會唱歌的,直接就有人主動當指揮,手勢一打大家立刻張口。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車里車外,從車頭自車尾一片雄渾歌聲,甚至都壓過了列車行進的巨大聲響。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
老人們愉快地笑了,這個李建國很有意思。
用詞很講究,一方面用貶義,卻又說人人都有,也不讓人反感,還說可以引導,這不就好了。
“大致意思我們懂。”王真對面按了按手,“引導和程度又怎么講呢?”
“既然都有,那其實是看程度,另外要看最后是給誰謀利益了。”
李建國點點頭:“我舉個例子,就是比如說我看到別人有一個好產品,我是去搶占過來,還是自己去搞懂,再弄出更好的?
弄了更好的,是先給自己賺足錢,還是推廣到社會提高生產力服務人民?
然后有一天,別人發明了更好的產品,我是欣然接受,還是利用自己已經擁有的權力和能力打壓控制,維持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不同的個體和組織肯定是不同的選擇,既然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去考慮了,如果這樣的選擇交給個人,......”
“......”
“我記得幾年前,中國青年雜志登了一封信,題目叫......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那個叫潘曉的,說自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原來認為很正確的事,變得有些可笑......”
李建國微微抬眼,“那幾年大家經常提起那個,拿來討論,除了討論為什么邊上的人那么壞,還主要討論一個觀點,就是人是不是都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主觀為自己做事,附帶著影響別人......”
李建國嘆了口氣,沒再往下說,他相信在座的人都知道這個事。
“他也跟著討論了?”陳去問道。
“他還小,我沒有留意......我沒跟他說,......”
李建國搓著煙,微微搖頭,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他也不可能認可那個觀點,否則他母親的死....就毫無意義了......”
老人們默默點點頭,這個事確實很大,發生在八零年,整個社會的思想都在震蕩。
看著李建國,有人想問一句“你呢?”卻沒問出口。
相信李建國迷茫也是有的,但正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如果認可這觀點,人都是先從自己考慮,那他從大城市到鄉下那么多年,愛人搶險犧牲還有什么意義?
再看李一鳴,他腦子里那么多東西,隨便拿出一些就可以讓自己過上富足的生活,還不用冒這么多風險,他又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