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朋飛跟過去,拿過王清手里的那東西,把門關上。
“為什么別人認為這是笑話呢,因為有這么個說法,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弄壞國寶,拿出去沒爭回臉面,反而丟臉......”
“所以我覺得送到別人那里這種事,不能再有了......”李建國目光從門上收回,淡聲說道。
關于自己國家的笑話,那可不是隨便可以講的,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聽的,同樣如此。
王清剛才那么不穩重,可能也是故意打岔,不然能派到自己邊上的人,怎么連根筆都握不牢的?
大家呼吸不平,很難冷靜。
“以后都不要送了!”
陳去邊咳邊嘀咕,表面不說,心里都清楚。
“是的,這種事很傷,這個字里頭涵蓋了很多變數,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氣。我們說自己站起來了,就不能再有跪地的時候。”
李建國直視各人:“把洋人服務得像大爺,內外有別,外高于內,這是很傷人心的,人心是什么,人心其實就是支撐國運的,像有個城市,老百姓被偷的案子基本破不了,小鬼子游客丟一部自行車,就全城翻找,......”
“找到了?”
“找到了啊,很快!”
李建國手指重重咚了下桌面,“但這也是傷!后患無窮,一件事就足以毀掉多少人不知道多少年的努力,我們口號再響,也比不上這個的反作用!”
“我不是說外國人丟東西不應該找,而是這種里外有別,外高內低的奴氣是會像病毒一樣侵蝕我們的......”
“建國,別激動,慢慢講。你說的這個自行車...是哪個地方?”紀朋飛溫聲勸道。
“不知道,書里變成星星了,......”李建國比了個二,“兩個字的城市,很多,我...”
“書里的...什么時候?”
“也不要管什么時候了,現在仍然到處都是這種事啊!”
李建國沒好氣,胸口起伏,眉頭也是皺得緊,“我要說的不是什么自行車,而是說這種差別對待很可怕!我們犧牲那么大,建立的絕對不是那樣的國家!”
點點自己的胸口:“不是我的!”
手指在前面空氣中飛快一劃,像是撕裂了什么:“也不是你們的!”
“好的,建國,你冷靜一點,現在會調整。”
王真瞇起眼,看向左右,“他這個道理是對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沒這么精神我們會完蛋的。”
大家都點頭,事實上這種事他們都有聽說,心里肯定也不舒服,但不知道為什么,李建國這么當場發怒,作用好強烈。
“這種事......”紀朋飛含糊開口。
“我在香江,那邊人很迷信,算命摸骨看手相,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李建國傾著身,手肘撐在桌上,“我就問他,這個怎么講的,是不是......”
眾人表情認真看著李建國。
“他說,這個說法就是人與社會的互動,就是最初的環境,你是生于和平時代的戰亂國家,還是戰亂時代的和平國家,是戰亂國家里的豪門大族,還是和平國家的小戶人家,就是在一種集體大努力中的變化,是應對時勢變化,是處事,讀書是認知....”
“都是人和社會的互動。”
“對,都是互動,相互是影響的。所以,我們為什么有時候會贏,有時候會輸,有時候明明贏了,結果卻像是輸了?”
李建國看看大家,“因為有人掉鏈子,不爭氣,搞破壞,每一點都是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