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是什么?”
“應該是鹽。”
“這里能不能試?”
“試下看。”
紀朋飛看了看:“弄點鹽過來。”
“不要那個了,這個拿去。”王真站起來,拿著自己的茶杯,里頭的茶水微黃,“先用這個吧。”
李建國接過來,把茶杯里的水倒進那個瓶子,小心放在窗口,拿東西墊著斜對著照進來的太陽。
這種杯子里的水只要能看到顏色變淡就說明可以,至于喝,這房間沒有一個人會去喝這個東西。
身后,紀朋飛把一張紙放在桌上,大家傳看。
羅布泊那邊,一早就分兩路去找東西(人)的隊伍。
剛才西路已經有了發現,一個遺址,或許就是那個尼雅遺址,挖到了一些墓,沒有開棺,只是定位。
真要確認是不是有那個“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帛,怕是用不著幾個小時。
可東路去找人的,還沒有發現遺體。
而且就算是弄出帛來看到那字,判斷這不是后來放進去的也得花些時間。
大家默默不作聲,看完后,紀朋飛把紙張收起來,看了眼那邊的李建國,高大的身子背有些駝的感覺。
李建國這個生氣,展現出來的不成熟其實正是大家所喜歡的,這原本就是個縣城的采購員,城府沒太深才對。
可偏偏他又親歷了這么多事,知道什么事應該做,什么事不應該做。
李建國站在窗口出神,窗外傳來一些動靜,那里樓間的花園當中,戰士們正在按著兒子提供的圖搭建一個玻璃溫室。
這個溫室從東樓一直連到西樓,占掉整個花園。
東樓原本就是新建的,從二層那里直接連到西樓,整個面積超過三千平方。
名義是為了冬天也能讓首長們在“室外散步”,實質上是試驗這樣一個溫室,用上李一鳴那些室內種養植技術后,能不能供應到這整個京西賓館人員的上千個人的需求。
玻璃溫室有幾種形態,像北方這里,因為冬季氣溫極低,所以也要同時在地面挖水溝放置熱汽暖管,水溝里還要養魚,溝邊上種麥子,再邊上還有專門養雞鴨兔子的樓舍,還有專門的蜂巢,冬天的蜂,喂的是糖水。
“我們這種放大鏡應該挺好造的吧?”
“這種要求不高,很容易造出來。高要求的其實跟材料都有關系,那種透鏡是用塑料來做的,很輕,平平一片,但那個需要比較精密的機床。”
“其實很多地方可以用到這種,包括一些高原長期有冰雪的地方,甚至可以用冰來造透鏡,但南方就不行了,必須得上玻璃,光靠進口也不合適,沙漠的沙子能不能造玻璃?”
“當然可以,思路大家有一點,但計劃恐怕得他親自做。”
身后話聲不斷傳來,李建國突然心里一咯噔,他腦子是遠遠比不了兒子那么聰明,但絕對不笨,現在冷靜下來想想,發現有些事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