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大家又在山下拍了一張集體照。
上山前和下山后可是有很大區別的。上山前氣昂昂雄赳赳,但下山后卻一個比一個喪,頭發亂了,衣服濕了,喘得像條剛剛在天眼底下跑了一圈的哈巴狗
像葉欽這樣的大胖子更是想要直接癱在地上不起來。但山下和停車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繼續走。
“累死胖子了。”葉欽喘著起,歪著頭,一邊走一邊擦汗一邊吐槽,“山太高了。以后都不要爬上了,差點死在半路上。”
“胖子就適合海邊。即使海浪來了也沖不走。”
“走不動了。”
葉欽拖著雙腿,“阿年,還有水嗎?”
陳知年搖搖頭,“車上有。”大概還有十分鐘的路程。
葉欽搖搖頭,“我可能堅持不到車上了。太曬,太熱,太渴了。”感覺自己就要被曬肉干了。
“誰告訴我,真的到元旦了嗎?為什么我還有一種夏至的錯覺?”葉欽呼出一口熱氣,“這么烈的太陽,應該是夏天的標配吧?總感覺冬天的氣溫一年比一年高。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我已經穿外套了。”
但今年
葉欽抬頭看天,“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摸一把額頭上的汗,葉欽哀喪喪的扯一朵路邊的野花,“野花比家花香。路邊的野花,我要采,我要采。”
葉欽在碎碎念。
走在旁邊的陳知年假裝沒有聽到。至于被葉欽捏在手里的小野花,事不關己。
山下還有不少人挑著特產在叫賣。
有菜干,有野果子,也有茶葉。茶葉,據說是一大早趁著霧水在山頂的野生老茶樹上采摘的,一天就不過兩兩。
天價。
陳知年不動茶葉的好壞,只看了一眼就不再看。
不過,葉欽和劉經理倒是有興趣。
陳知年看上的是有男人拳頭大小的鵝蛋,看著就喜歡。
只是,他們一會還要去海邊,帶著鵝蛋好像不方便。當然,也有泡在酒里的咸鵝蛋,不過要貴一些。
而且,需要連罐子一起買。
“阿年。”馬小琴奇怪的看著陳知年,“想要買鵝蛋?”
“嗯。我很久沒有吃鵝蛋了。”陳知年有些蠢蠢欲動。
她的家鄉青山鎮清水村,名副其實,有很多魚塘,很多水庫,很多小溪,然后家家戶戶都養著鵝、鴨、雞。
魚塘和水庫邊上種著桑樹或者果樹,然后再在桑樹或者果樹下養雞、鵝、鴨。鵝和鴨還會在魚塘里暢游,游累了又躲在桑樹下乘涼,休息。
這是廣東有名的桑基魚塘。
桑喂蠶。
蠶沙喂魚。
雖然很多人家都養有家禽,但很少有人舍得吃鵝蛋、鴨蛋,一般都是要用來孵小鵝、小鴨子賣了賺錢。
大家吃的只有雞蛋。
記憶中,關于鵝蛋的味道是阿公阿婆還在的時候。鵝蛋炒韭黃,超級好吃。但是,自從阿公阿婆去世后,陳知年就沒有在家里的魚塘養鵝和鴨。
因為鵝和鴨吃得比較多,需要每天割一筐草扔在魚塘里,方便鵝和鴨在暢游的時候吃。而陳知年要上學,要照顧菜田,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養鵝。
所以,她真的很久很久沒有吃鵝蛋了。
陳知年盯著鵝蛋看,買不買?
“想買就買吧。連這個筐一起買了,免得磕磕碰碰的破了。”馬小琴建議陳知年買,“這鵝蛋看起來很不錯,應該不是喂飼料促生的。”
老板說,這鵝是養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湖里的,吃的是草和蟲,“口感好。而且,絕對營養。”
“我全買了,能不能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