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地理原因,青山綠水出美人,青山鎮的姑娘都長得不錯,但大部分都嫁給不相宜的男人。雖然有部分是姑娘原因,但大部分都是家長虛榮。
不攀比誰的女婿人品好,卻喜歡攀比誰的女婿有錢。
小叔不喜歡,也禁止小知了愛慕虛榮。如果小知了敢找個年紀比他大的女婿,小叔就能打斷小知了的腿。
小叔小嬸極盡所能的夸贊周辭白,把他說的天上有地下無。學問好,工作好,身體好,家庭好,品德好
陳知年很懷疑,再說下去,周辭白放的屁都是香的。
“我讀書太少,想夸也找不到詞。”小叔摸摸頭,“上班已經很累了,但小周還是天天來我店里幫忙”
“對大妹也好。這車,看到沒?就是小周給大妹買的。”
“年紀輕輕,已經是大醫生了。有車,有房,還有存款”又開始新的一輪的夸贊。
周辭白耳朵根都紅了,農村人夸人都這么直白嗎?
周圍的老鄉更是用一種看‘自家女婿’的眼神來看他,打量,衡量,對比,毫不掩飾。周辭白還是第一次這樣被打量,有些無措,也有些尷尬。
陳知年拉住周辭白的手,“要不,你先回去吧。”
“不用。我送你上車。”不看著陳知年上車,他不放心。
雖然同時被這么多人打量有些尷尬,但周辭白也想習慣。因為陳知年說,如果他去青山鎮清水村,那是要接受全村人打量的。
如果陳知年在清水村辦出閣酒,周辭白還要向村里所有的長輩敬酒,接受他們的教育和祝福。
所以,周辭白頂著大家打量的目光,盡量讓自己顯得更平和一些,更儒雅一些,更親切一些。這些,都是看著陳知年長大的父老鄉親。
陳知年在周辭白的手上捏了捏,周辭白看過來,莫名的就明白陳知年想要表達的意思,點點頭。
周辭白走到附近的士多店買了一箱水,又買了兩大袋面包和蛋糕過來。陳知年和周辭白一起給相親們送水和吃的。
有些人沒有手機,沒有電話,擔心錯過坐車的時間,所以連飯都沒有吃就等在這里。
小時候,陳知年聽阿爸說起過,他們為了不錯過坐車的時間,下午就等在路邊了。而路邊的吃食太貴,他們是舍不得買的,就一直餓著。
在他們看來,餓一餓,也沒事的。
“大妹男朋友不錯。”
“是。會做人。”
“不像蝦妹的男人,眼睛好像長在頭頂,看我們就好像在看螞蟻。那眼睛啊,就寫著‘你們這下等人,就不配和我說話。’”
蝦妹,也叫陳晚秋,是陳知年的小伙伴之一。不過,自從蝦妹嫁人后,兩人就再也沒有了聯系。
“大妹讀書好,找的男人也好。可惜,沒有多少錢。”
“我家妞妞還是不要讀書了,花這么多學費,就找個打工的男人,能賺多少?能出多少禮金?也不知道陳大海能不能賺回來。”
大家在竊竊私語,但大家自以為的小聲,其實都不小聲。
陳知年和周辭白都聽的一清二楚。
陳知年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如果村里人知道她爸媽不準備要禮金,更要罵爸媽傻了。
只是,到底誰傻?
見仁見智。
想要的不同,答案也不一樣。
村里人覺得陳知年爸媽傻,爸媽也覺得村里的人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