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和小叔小嬸打招呼,周辭白則把幾個人的行李從車里搬出來。
“這是大妹?大妹越來越好看了。”有人認出陳知年,然后笑著打趣她。
“大妹好像胖了一些。”
“臉更白了。”
“衣服也好看。”
“越來越漂亮了。現在年輕人喜歡說的那個叫什么詞來著?我想想,對了,氣質。大妹的氣質越來越好了。”
陳知年是她那一批姑娘里,最好看的一個。和陳知年同齡,或者相差三五歲的姑娘里,陳知年一直都是最漂亮的一個。
早在她初中的時候,就有人想要給她牽線,讓她有機會出國。但陳知年拒絕了,說要繼續讀書,要開大學。
當初,不少人都說陳知年傻。
大學不是這么容易考的。
再說,讀大學不也是為了嫁個有錢的男人?
白白錯過了好機會。
再后來,陳知年真的考上了大學,但大家的眼睛依然在盯著陳知年的婚事,都在等著,想要看看漂亮的、會讀書的陳知年會嫁一個什么樣的男人。
從陳知年大學畢業來羊城后,就有不少人說,她也是想要嫁個有錢人的。有了學歷,有了文化,想要嫁一個有錢人就更容易了。
“這是大妹的男朋友?”
不少人打量的看向周辭白,目光直白。
小嬸點點頭,“是。大妹的男朋友。”然后小嬸又給周辭白接受村里的老鄉,不管是那個都能扯上一星半點關系。
周辭白也順著小嬸的介紹和大家打招呼。不過,雖然大家說的都是粵語,但因為青山鎮有著地域性的口音,所以有時候,周辭白還是聽不懂大家在說什么。
有時候需要想一想才明白對方說的是什么意思?有時候還需要陳知年在旁邊解釋,翻譯。雖然同是粵語,但青山鎮的口音真的很迷。
陳知年:“青山鎮靠近廣西。而且,我們旁邊還有其他族的人。”所以,口音上就有一些特色。
周辭白,幸好陳知年的粵語很正。
當然,他們兩個平時交流一般用普通話。
老鄉們聽說周辭白是陳知年的男朋友,還是見過了家長的男朋友,就更加肆無忌憚的打量周辭白。
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長得俊。”
“身高夠。”
單從外表看,陳知年的男朋友勝過村里所有人的女婿。年輕有為,英俊瀟灑,事業有成是個能讓姑娘心動的小伙子。
“做什么工作的?一個月多少工資?老家是哪的?家里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房有車嗎?”
陳知年捂臉,這就是青山鎮清水村的人,在談婚論嫁的事情,第一關心的是男方的工資,男方家的是否有錢。
周辭白有些傻眼的看向陳知年,奇怪。當初,他以為陳知年的爸媽會問這樣的問題,預備了不少的答案。
但是,陳知年的爸媽沒問,只讓他好好對陳知年。
沒想到,現在被陳知年的老鄉‘關心’。
小叔趕緊接過話題,“小周是個醫生”小叔小嬸刮腦似的用盡所有的能夸人的詞匯來夸贊周辭白。
工作好,工資高,人品也好,家庭更好。
反正就完勝青山鎮清水村的那些女婿們,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周辭白。小叔一直都不喜歡青山鎮找女婿的標準,只要有錢,就萬事好商量。
也不管對方的年紀多大,有幾個孩子了,只要有錢,就ok。不關心對方人品好不好,不管對方是二婚三婚,一切向錢看。
在青山鎮,錢是姑娘出嫁與否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