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嬸趕回也不回來了,直接等在了青山鎮上,然后剛好遇到想要坐摩托車離開的陳晚秋,然后毫不客氣的把陳晚秋的行李箱搶了回來。
不知道是七嬸運氣好,還是陳晚秋運氣不好?
出青山鎮有三條路,三選一,竟然還能被遇到,只能說陳晚秋的運氣不好了。
不過,這些都已經和陳知年沒有了關系,現在的她正忙著準備過年呢。過年了,家里要忙的事情很多。
阿爸和小叔開始準備過年的菜式,阿媽和小嬸則開始準備餡料做過年拜神時用的圓團子。圓團子代表團團圓圓,代表圓滿意頭好。
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不同餡料的圓團子拜神的時候用,神仙巡門的時候用。陳知年家習慣是白糖花生,還有一點點黑芝麻。
拜神的時候,各家的圓團子擺放在一起,這樣就有了比較。很多人都說,團子越圓,意頭越好,來年就會越幸運。
至于是不是真的,誰在乎呢。
不過是圖個意頭,圖個吉利,圖個心里安慰而已。
“姐,粵劇團來了,你不是最喜歡聽粵劇嗎?”堂妹小知了站在門口大喊,“木偶劇團也來了。”
“不過,我最喜歡的魔術團還沒有來。村長叔說魔術團要年初二呢。”
小知了激動的跑開,遠遠的傳來,“我去看看。”
陳知年一邊洗菜一邊笑著搖搖頭,自言自語,“還是個小孩子呢。”
年三十早上,家里開始做餃子。
清水村的餃子和北方的餃子不一樣,主要材料是糯米,形狀有些像韭菜盒子。不過,餡料比較足。
年三十晚上,年夜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聚在一起,熱熱鬧鬧。除了有些不在狀態的大弟,一家人都很高興。
不過,對于大弟這樣的‘我是外人’的狀態,家人也已經習慣。
新的一年,年初一凌晨,全村人一起搶第一支香。聽說,搶到第一支香的人會有一年的好運氣。
年初二,開年日。早上,會有神仙帶著舞獅巡門。村里年輕的壯小伙子用轎子抬著神仙,然后一群舞獅跟在后面敲鑼打鼓走遍清水村的每一家每一戶。
在神仙上面之前,大家會在門口的高處掛一個紅包,舞獅的人就會表演‘高空采青’。
陳知年很喜歡看舞獅表演,給舞獅隊的人拍了不少的照片。
“要是有錄像機就好了。”陳知年有些可惜,這樣的舞獅表演就應該被拍下來,被記錄下來。清水村的舞獅隊比電視劇《黃飛鴻》里的舞獅表演要精彩多了。
可惜,這樣的絕技也不知道能不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隨著舞獅隊的主要骨干慢慢老去,而年青一代的小伙子也因為辛苦而不愿意苦練舞獅,村里的舞獅隊出現了斷層。
相對于舞獅,年輕人更愿意出去賺錢。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想要成為一代獅王是要付出無數血汗的。
而且,想要舞獅好,還需要有一定的武術功底,還需要日復一日的練功。有多少年輕人能堅持?
幾乎沒有。
清水村的小年輕都外出打工去了,而清水村現在舞獅隊成員的平均年輕也超過了四十。
陳知年微微一嘆,可惜。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即使過年,陳知年也每天抽時間堅持練習普通話和英語。林螢光說,語言這種東西,不練習就生疏。
年初五后,陳巖兄弟還有稻子來問陳知年,能不能幫他們補習英語?
“可以。”陳知年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反正她也沒什么事,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
再說,陳知年也很明白,被英語拉分的無奈。小學沒有英語課,到了初中就成了拉后腿的存在。
陳知年當初使盡全力也沒能提高英語的成績。
那種,明知道薄弱環節,但就是束手無策的無可奈何,能讓陳知年記一輩子。
陳知年每天抽出兩小時來給陳巖兄弟還有稻子等人補習英語。希望能對他們的成績有一點點微弱的幫助。
過年,大弟開始相親。
不少熱心的嬸嬸伯娘給他介紹了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