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知年給李仁杰留有公司和幸福里的地址,但李仁杰還是先到小叔的糖水店。因為他們住的旅館正好就在糖水店附近。
出差的經費有限,所以他們選擇的是相對便宜的小旅館。中午去糖水店吃午飯才發現,原來是老鄉開的,然后聊了起來。
小叔才知道,原來青山鎮的一把手是來找陳知年的。然后趕緊給陳知年公司打電話,不過,陳知年正在開會,為新項目的開工做準備。
李仁杰當年也是在羊城上的大學,不過多年過去了,羊城變化太快太大,他已經認不出來了。記憶里的很多地方都已經變了模樣。
變化,日新月異啊。
難得來一趟羊城,肯定是要到處走走的。
和李仁杰一起過來的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青山鎮比較有名的老中醫。聽說,祖上出了好幾個御醫,而他也醫術高明。
李仁杰是自從畢業回青山鎮后就再沒有來過羊城,而另外兩個人是從來沒有來過羊城。
羊城的高樓大廈,羊城的車水馬龍,讓他們大開眼界。
“發展真好啊。”
“青山鎮也會越來越好的。”
“這樓真高。外面看著全是玻璃,不怕碎了嗎?”
“這是鋼化玻璃,輕易不會碎裂。”
三個幾十歲的人這里看看,哪里看看,然后感嘆一番。
難怪大家都想往外面走,城市生活的確比農村要方便很多。
三個人在附近走了一圈,看著陳知年快下班了,然后回到小叔的糖水店。李仁杰和小叔聊天,問他的生意情況。
生意好不好?
每天累不累?忙不忙?大概能賺多少?
青山鎮的青壯大部分都出來了,有人在建筑工地,有人在工廠,有人做點小生意。一般未婚的都會選擇工廠,因為沒有日曬雨淋,相對來說更舒適一些。結婚后,生活壓力相對更大,會選擇更辛苦,但也更賺錢的建筑工地或者小生意。
像小叔小嬸這樣的小生意,真的很忙、很累。每天要早早起來做包子,準備早餐買賣,然后是中午的快餐
一天下來,汗流浹背。
休息的時間?
很少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在家鄉就能賺錢,誰愿意出來?
背井離鄉,其中的苦累、血汗,只有自己知道。
李仁杰嘆口氣,還是他這個領導沒用,不能帶領著父老鄉親發家致富,不能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不好意思,讓你們等久了。”陳知年下班就匆匆趕來了。
陳知年從冰箱里拿出一瓶維他奶,一邊喝一邊問,“小叔,周辭白還沒有下班嗎?”
“沒有。他今天很忙。”
陳知年點點頭,“嗯。他最近都比較忙。”最近天氣反常,時冷時熱的,孩子容易生病,周辭白這個兒科醫生也忙。
而陳知年這段時間也忙著出倉庫的建材,也忙得昏天暗地的。
“阿年,給你介紹,這是陳主任,這是陳醫生。”李仁杰給陳知年介紹同行的兩個人。
“你們好。”
陳主任不認識,但陳正道醫生,陳知年還是認識的。陳知年小時候壯得像頭牛犢子,很少生病,也很少看醫生。
至于一些普通的感冒發燒?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