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陳知年分為三部分。
陳知年在會議室的小黑板上寫下一二三。
一,是設計工藝品,其中包括擺設小件、床用品、沙發套、抱枕、小公仔等等。
二,是家具設計,包括床(木質、軟墊),沙發(木、竹、藤,布藝),還有桌椅,柜,箱等等。
三,是室內裝飾。
“我們要有自己的加工廠,設計,生產,銷售室內裝飾也包括工程隊。我們‘幸福家’要有自己的工程隊,我們要對信任我們的每一個顧客負責。”
等工作室的辦公室租賃下來,就要開始招聘了。
陳知年想到去年她從青山鎮出來,在大熱天頂著烈日走在面試路上的情景。去年,她被招聘,今年她卻能招聘別人了。
請允許她小人得志三秒鐘。
她應該也有資格得意吧?
嘻嘻。
對自己的成績,陳知年是滿意的。雖然,這成績有大部分都是林螢光的功勞,但陳知年還是高興。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結果就是她有了自己的事業,她賺了錢。
從青山鎮出來不到一年,她有了事業,有了未婚夫,的確有資格得意。
“如果你們覺得自己能勝任其他的崗位,可以提出來,然后考試。考核通過,將會調任新崗位。當然,其他崗位的工資可能沒有銷售高。”因為其他崗位沒有提成。
“老板,既然要招聘設計師了,我們還需要和美院的學生合作嗎?”
“當然。繼續以前的合作條件。”
‘幸福家’最缺的就是有想法的設計師。像美院的學生,想法大膽,天馬行空,最重要的是便宜。
有些學生只想求關注,只想表現自己,對能拿多少提成根本就不在意。
對美院的學生,‘幸福家’有兩種合作方式。
一是沒有署名權,把工藝品的設計圖和產品全部賣給‘幸福家’,價錢會高很多。二是,有署名權,可以把名字標注在工藝品上。如果工藝品不適合標注姓名,‘幸福家’則會準備一個配套的包裝盒,然后在包裝盒上標注上作者的姓名和簡介。
有人為了錢,有人為了名。
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選擇。
“開分店后,可以和更多的學生合作。”
陳知年想,她要不要面向更多人征設計稿?像那些雜志一樣在報紙上征稿?
算了。
還是先榨干美院學生的腦子,再想征服星辰大海的事。
開完會后,陳知年留在‘幸福家’。不過,因為人手充足,倒是不需要她幫忙。陳知年在店里走走看看,整理一下。
陳知年看了一眼窗簾樣品墻,上面已經有十幾套樣品了。這一面泡沫墻上最新搭建的,上面按規律的布置著窗簾的樣品。
窗簾樣品大概是a4紙的大小,一套一套的固定在樣品墻上,任由顧客挑選。除了樣品墻,還有一個樣品本。把樣品裝在一個個透明的塑料袋里,然后裝訂成本。
“這一套是誰做的?”陳知年一樣就看上一套水綠色繡著小白花的紗質窗簾,然后配上灰銀色的遮光簾。
看著就好像是水漫過長著一朵朵小花的綠草地,清新文藝。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大家喜歡用遮光布配上各種各樣的紗質窗簾。還記得幾年前,大家都喜歡豪華富貴厚重的綢緞式窗簾,但才過去幾年?大家就覺得綢緞式窗簾‘暴發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