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怒瞪了陳知年一眼,覺得陳知年真是越長大越不可愛了。
羊城八景,從越秀開始。
外婆和姐妹們看風景,陳知年和周辭白負責拍照。
每看到一個景色,外婆就大呼小叫得呼朋引伴要拍照,而且,大半天下來,只會兩三個姿勢。陳知年想要教外婆拍照,還被外婆嫌棄‘你們小姑娘懂什么?’
好吧。
她不懂,她沉默,她是拍照工具人。
“大妹,我要在這里拍照。”外婆使勁搖晃著絲巾,然后雙手抱著一塊大石頭,慢慢爬上假山。
陳知年眼角跳了跳,真不知道外婆還能如此矯健,她自嘆不如。
“大妹,這樣拍,這樣,這樣”外婆努力比劃著,而陳知年根本就不知道她想要表達什么。
已經拍了兩卷膠卷的陳知年很無力,“好。”不管外婆如何要求,陳知年的答案都有且只有一個,‘好’。
再說,想要拍得好看就不能聽外婆的。
外婆什么都不懂,就是瞎指揮,彰顯存在感,順便向周圍的人炫耀一下她家有照相機。
只是,能不能不要在外面大庭廣眾之下叫她的小名?
真的很土俗。
“一二三,拍照。”
外婆笑得像朵花,然后感嘆,“可惜,你外公沒來。”不過,因為家里有孩子和家禽需要照顧,所以外婆和外公兩人肯定不能同時出門,必須留一個人在家。
陳知年也希望外公能出來走走,“明年,你和外公一起來。”
“好。”外婆笑嘻嘻著答應。
至于到時候怎么安排,到之后再說。
人活著,就不怕沒有辦法。
“大妹,這里。”
“大妹”
外婆一聲比一聲高。
陳知年只能跟在外婆身后,拍照,拍照,拍照。
外婆奇怪的看著陳知年,“大妹,那些人為什么都看著你笑?”
為什么?
當然是因為她接地氣的小名了。
‘大妹’這個土俗的小名怎么配得上她精致的五官?
從初中起,陳知年就不止一次的和大家說過,不要再叫她的小名。但大家依然覺得小名更清切,不管是家人還是親戚都一直叫她的小名。
即使在老師同學面前,大家也是習慣性的叫她小名。
初中的時候,外婆去教室找陳知年,她站在教室的窗口喊‘大妹’的時候,陳知年真的無奈得想要找條縫鉆進去。
不過,陳知年并沒有因為有這樣一個小名而自卑,即使同學們常用小名打趣她。小名而已,陳知年并不在意,誰小時候沒個小名?
像曹操的阿滿,劉禪的阿斗,都是小名,而且還是天下皆知的小名。
“大妹,我怎么覺得他們都在笑話你?”
不是覺得,而是事實。
陳知年一本正經的睜眼說瞎話,“不是。他們在妒忌我。”
外婆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