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了問題?
也只會覺得對方運氣不好。
但入職‘幸福家居’后,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重不重視的問題。
青山鎮越來越多的建筑工應聘到‘幸福家居’做裝修工。每個月有交通補貼、食宿補貼,夏天還有高溫補貼,過年過節還有禮物和現金,誰不說陳知年大方?
當然,陳知年的大舅除外。
大舅在知道陳知年開了公司后,就找了過來,讓陳知年介紹生意,更大言不慚的想要承包下‘幸福家居’的所有裝修工作。
陳知年知道,大舅是想從她手里承接工作,然后再承包給別人,賺中介費。這樣一來,就很難控制質量,陳知年當然不會同意。
大舅是什么樣的人,陳知年再了解不過。為了賺錢,大舅是什么都能做得出來的,到時候,別說高質量,可能連豆腐渣都不如。
到時候,裝修工程的質量出了問題,大舅肯定也是死賴到底的。陳知年可是不止一次的聽過大舅對追債的人耍賴‘要命一條,錢沒有。’
所以,陳知年是不愿意和大舅有過多牽扯的,更不愿意‘幸福家居’和大舅有牽扯。大舅是慣會扯大旗為自己謀福利的人,陳知年可不愿意自己被利用而不自知。
沒臉沒皮,沒有底線,喜歡扯大旗這就是陳知年眼中的大舅。
兩年前,陳知年剛和周辭白結婚,手里也有些錢,然后就在羊城不太繁華的地方給爸媽買了一塊地,建了一棟七層的小樓收租。
想著,即使以后爸媽不工作了也能靠收租賺生活費,不需要伸手向兒子兒媳婦要錢。
爸媽現在辛苦賺錢,一方面是想要多給兒女留些錢和東西,一方面也是想要為養老做準備,自己手里有錢心不慌。
雖然說養兒防老,但很多時候老人還是愿意自己手里有錢。
建了小樓,需要人管理、打掃、收租,大舅知道后,立刻找爸媽訴苦說他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愿意免費幫爸媽管理小樓,只要給他一間房就好。
不知道大舅和爸媽說了什么,也不知道爸媽是怎么商量的,竟然同意了。
陳知年知道的時候,大舅和大舅母已經搬進了小樓,以主人自居。陳知年覺得大舅不靠譜,有肉包子打狗的擔憂,但也無奈,因為大舅已經搬了進去。
請神容易送神難。
果然,大舅收到租金根本就不給爸媽。
爸媽再三催促,大舅理直氣壯,“就當是借的,等我有錢就還。”
‘一有錢,馬上還。’這是大舅的口頭禪。這幾年,就沒少聽大舅說這句話。
但他什么時候有錢?不知道。
即使有錢了,大舅也不會還的,他只會拿去投資他口中所謂的能發財的‘大工程’。這些年,大舅欠的錢越來越多,被追債的次數多了,大舅的臉皮越來越厚,人也越來越無賴。
欠錢的才是大爺,大舅還嫌棄爸媽追問太多。甚至還朝著爸媽發脾氣,“又不是不還,催什么催?”
如果爸媽說手里沒錢了,需要錢周轉?
大舅更是光棍“找大妹去。她有錢。”甚至還恨鐵不成鋼的教爸媽問陳知年要錢,養大女兒有什么用?
當然是賺錢了。
大舅覺得爸媽很傻,花費了那么多錢才等到陳知年大學畢業能賺錢,竟然讓她早早的嫁人了,還不要禮金。
這不是傻子是什么?
每次爸媽問大舅要租金的時候,大舅就讓爸媽問陳知年要錢。
大舅甚至還以長輩的身份給陳知年打電話,讓她多孝順爸媽,不要嫁人了就不顧娘家。陳知年都要被氣笑了。
就沒有見過這么厚顏無恥的人。
就這樣,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大舅沒有給過爸媽一毛錢租金,小樓成了大舅賺錢的來源。最讓陳知年生氣的是,大弟因為工作關系在小樓住了兩個月,大舅竟然還收他的房租和水、電費。
大弟給了房租,也沒有和任何人提起。
如果不是一個老鄉告訴陳知年,她還真不知道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