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過去了,周小也小朋友也三歲了,天真無邪,活潑好動。
長大了,周小也小朋友也不像小時候那么好糊弄了,每天都有很多很多個‘這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嗎?’之類的問題。
有時候問得陳知年想要大聲咆哮‘哪來這么多的問題?’但是但是,她又不能真的咆哮,因為周辭白說了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求知欲。
不能咆哮。
更不能糊弄。
但是,很多時候,陳知年自己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例如,月亮為什么是黃色的?晚上為什么沒有太陽?
地理不及格的陳知年一臉的懵圈,她怎么知道?
她什么都不知道啊。
怎么辦?
去找答案唄。
“媽咪?”周小也小朋友一臉認真的看著陳知年,等待答案。
陳知年眨眨眼,看向正在看書的周辭白。
周辭白假裝認真看書,假裝沒有聽到老婆兒子的對話,假裝什么也不知道的認真。
“媽咪,你也不知道原因嗎?”
“不,媽咪知道。”陳知年堅決不在兒子面前丟臉,“這是一個地理問題。兒子,你問了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是大孩子了。兒子,你真的太厲害,太聰明了。媽咪在高中的時候才開始探索這個問題,但你在三歲的時候就有求知欲了說明什么?說明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棒棒噠。”陳知年用力的在周小也的小額頭上點贊。
周小也有些羞澀的笑了笑,然后又理所當然的驕傲地昂起頭來,一臉的臭屁。
陳知年把周小也小朋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從他的聰明才智夸到他的英俊瀟灑。
“媽咪,什么是瀟灑?瀟灑是什么?”周小也滿眸的求知欲。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
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對周圍的一切表現出強大的求知欲。不管是人還是事,或者是大人說的話,都表現出濃烈的興趣和求知欲。
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問一句‘為什么’。
這就是孩子,白紙一樣的孩子,上面被著什么色和家長有很大的關系。‘三歲看老’這句話雖然夸張,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三歲,正是孩子對外面有記憶有認知的年齡。陳知年和周辭白從來不會因為‘孩子不懂’就在他面前胡亂說話。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來不是面子功夫,而是日積月累,是一刻也不能放松。
“像你爸那樣就是瀟灑。”
周小也一本正經的點點頭,“我瀟灑。”
周辭白無奈的笑了笑,繼續看書。
就在陳知年以為自己終于成功的忽悠住周小也的時候,周小也眨眨眼,一臉的認真,“媽咪,你還沒有回答,為什么月亮是黃色的?”
周小也拿著黃色的彩筆在涂抹畫紙上的月亮,“媽咪,月亮為什么不是紅色的?紅色也很好看啊。”
陳知年翻個白眼,“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你看到的月亮是黃色的是不是?我們要根據實際,不能隨心所欲就好像草是綠的,你就不能把它畫成紅的。”
“那,月亮為什么是黃色的?”周小也追根究底,“媽咪?”
陳知年嘴角抽抽,“這個問題媽咪忘記了。我剛剛還記得的,突然就忘記了。”陳知年繼續找借口。
但周小也已經看穿了他媽的借口,“媽咪,你不懂沒有關系的。爸爸說,不懂就問是好孩子。媽咪,我們一起找答案吧。”
周小也拍拍陳知年的肩膀,“媽咪,你要做個好孩子。不懂裝懂,不是好孩子哦。”周小也拉著陳知年的手,“媽咪,不懂也不丟臉。媽咪,我們一起學習。”
陳知年咬牙,“好。”不能打擊兒子的求知欲,不能讓兒子對探求知識產生抗拒。為了兒子,她不僅要承認自己的無知,還要承認自己不懂裝懂的虛榮。
但,還是要掙扎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