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多了,就要衡量得失,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就不可避免的發生。雖然陳知年總說她利己,但周辭白知道她有一顆純善的心。
對朋友,問心無愧就好。
沒有人需要對別人的人生負責。
“走吧。”陳知年牽上周小也的小手,“我們買漂亮的飯盒,然后讓爸爸做好吃的飯菜。”
“好。”
周小也奔奔跳跳,“媽咪,我喜歡紅色。”
陳知年毫不猶豫的拒絕,“飯盒要白色,更衛生、干凈。可惜,‘幸福家居’推出的玻璃飯盒沒有兒童版的,否則更合適。”
“好吧。白色的。”周小也嘟嘟嘴,但也愿意聽陳知年的。
周辭白和陳知年一起給周小也挑飯盒。
“兒子,這個是兩層的,既可以裝飯又可以裝菜。可惜,不能裝湯。”陳知年撇撇嘴,把貨架上的飯盒一個一個的打開看,挑來選去。
“現在的飯盒越來越好看了,功能也越來越多。”
陳知年初中起就住校,一直使用的是簡單的鋁飯盒。她高中的時候,市面出了很多塑料飯盒,但陳知年覺得很難清洗所以一直使用鋁飯盒。
相對于塑料飯盒,鋁飯盒更容易清洗。在學校,沒有洗潔精,沒有洗碗布,就隨便的在水龍頭沖洗,易清潔成為了飯盒首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簡單質樸的鋁飯盒陪伴陳知年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的讀書時期。
陳知年是喜歡吃熱飯熱菜的一類人,到了吃飯時間就會飛快的往飯堂跑。如果這個時候有老師要拖課,耽誤吃飯?
呵呵。陳知年絕對會在心里罵人。
跑得飛快,一是為了熱飯熱菜,二是為了避免吃飯高峰期。
陳知年超級討厭排隊,所以吃飯時間一般都是要么早早到飯堂要么等到最后。陳知年的初中、高中,學校飯菜是統一的。
統一繳費,統一吃飯,吃得也一樣。
一人一份,公平吳偏差。
“媽咪,你以前也有飯盒?”周小也好奇的眨巴著大眼睛,“媽咪也要上學嗎?”
“當然。媽咪當年”陳知年很夸張的和周小也小朋友說起她的初中、高中時代的飯堂、飯盒、飯量。
陳知年雙手比劃了一下,“媽咪的飯盒這么大,能裝很多東西。不過,學校的飯菜很簡陋初中的時候,一份飯一份青菜,高中的時候一周會有兩次葷菜”
“媽咪的飯盒丑丑的,但媽咪很喜歡。”
陳知年在貨架上找了一圈,還真讓她找到以前常見的鋁飯盒,“就是這種飯盒。”陳知年得意的在飯盒上輕輕的敲了敲,笑瞇瞇的看著周小也小朋友,“媽咪當年用的就是這種飯盒。”
“媽咪讀書的時候,不管是飯還是菜都是固定,很多男生不夠吃,很多女生吃不完”陳知年一臉的驕傲的大聲宣布,“我全部吃完。”
陳知年想起初中的時候,第一天在飯堂吃飯,同飯桌的女生看到她吃完一盒飯的時候驚得眼珠都大了。
很多女生為了表示自己吃得不多,不管吃沒吃飽都會剩一些然后裝模作樣的去倒掉,好像不剩飯就不女生。
陳知年曾經問過好朋友,‘本來飯菜就不多,你還倒掉一些,夠吃嗎?’
‘當然不夠了。’
為什么?
當然是為了表示自己胃口小,很女生了。
很不女生的陳知年傻眼,但她堅持我行我素,不吃飽哪來的力氣讀書?她才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傻事。
好朋友還偷偷告訴陳知年,因為她每一頓都吃得干干凈凈,所以很多同學在背后叫她‘大胃王’。
特別是一些女生,覺得她人長得小小的但有一個大胃口。
甚至有人因此嘲諷她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