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飯姜妙給小寶做了山藥蔬菜餅,給肖徹做的是清蒸魚、紅燒排骨、蓮藕排骨湯并兩個清炒時蔬,出鍋前她自己有嘗過,味道不如姑媽做的地道。
上樓后先讓小寶吃上餅,她再拿起筷子,細心地幫肖徹挑去魚刺。
大概是已經習慣了看不見光的日子,肖徹蒙著眼睛吃飯的動作并未比看得見的時候遲鈍多少。
姜妙給肖徹布菜的同時,要兼顧小寶吃東西,怕他吞咽太急噎到,等她再度將注意力拉回肖徹的碗,發現里頭已經空了,別說菜,連米飯都沒剩一粒。
姜妙自知廚藝不佳,沒可能讓肖徹食欲大增,她把這一切都歸咎于他平日的食量便是如此。
正月十五,元宵節。
白天姜妙趁著小寶睡著的空當去菜市備了食材,晚上請姜秀蘭過來幫廚。
除了煮元宵,還得做一桌子好菜。
不大不小的廚房里,姜秀蘭在切肉,姜妙蹲在水缸邊洗佐料,給她打下手。
“姑媽,賬查得怎么樣了”姜妙問。
“很奇怪。”姜秀蘭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又繼續說,“我目前查過的這幾家鋪子,以前經營得都挺正常,但就最近這幾天,前前后后地出了問題,惹糾紛攤上官司的就不說了,有些甚至連賬目都有問題,按理說,廠公名下的鋪子,掌柜們不該犯這樣低級的錯誤才對。”
姜妙不解,“姑媽不是只管京城周邊那幾個縣城的賬目嗎廠公為何非讓您來更何況,他本人都親自出現了,哪還用得著姑媽”
“廠公沒插手鋪子的事兒。”姜秀蘭猜測,“他來江南,可能有差務在身。”
姜妙心想,攤上這么個一言不合就眼瞎的東廠提督,崇明帝即便再有十萬火急的差事,也得往后挪一挪。
雖說是元宵宴,姜秀蘭和馮公公都沒能與肖徹同桌,姜妙也只是站在一旁布菜,小寶算是沾了光,就坐在肖徹對面吃得津津有味。
等肖徹擱下碗,姜妙才收拾了桌上的殘羹帶著小寶離開。
馮公公已經陪同姜秀蘭吃了飯,就等在外面,手上抱了個紅漆匣子。
姜妙在莊子上見過幾次,這個匣子里裝的都是密折,肖徹看不見,馮公公要負責把上面的內容念給他聽,然后根據他的指示進行批注。
當然,這種活兒必須得由肖徹信得過的人才能勝任,可見得馮公公在廠公跟前的地位舉足輕重。
姜妙帶著小寶去往廚房,姜秀蘭給她留了飯菜。
飯后,姜妙把自己白天買來的幾盞小花燈點燃掛在樹上給小寶看。
今夜外頭注定是個不眠夜,花燈節的繁華喧囂早就穿過白墻傳了進來。
姜妙其實很想去看一眼江南的花燈節什么樣,但一想到肖徹尚未恢復,隨時都要傳喚人伺候,便打消了念頭。
戌時過后,街市上開始猜字謎放河燈,花燈節的熱鬧真正開始。
肖徹批完密折,有事準備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