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頭是奴籍,妙娘是良家姑娘,倆人雖然長得像,但怎么想都不可能是同一人。
思及此,苗老松了口氣,怕姜妙質疑,主動解釋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有門親戚在涿縣,隨口問問。”
姜妙看他在收拾東西,也站起身,笑容客氣,“您要沒別的事兒,我就先走了。”
要同時準備端午節跟老爺子的壽辰,小安子并不在莊子上,一大早就去了肖府。
小寶是請了后廚竇大娘帶著的。
這會兒不到做飯時辰,竇大娘在院里的棗樹下放了張墊子,小寶光著腳丫坐在上面,他旁邊還躺著個剛滿四個月的小嬰兒。
姜妙進去的時候,聽到小嬰兒在哭,他一哭,小寶就學著“哇哦哇哦”,比小嬰兒“哇哦”的還像那么回事兒。
小嬰兒原本哭得正傷心,被小寶一搗亂,似乎忘了自己要干什么,眼睛睜得大大的,睫毛上還掛著淚珠。
竇大娘坐在一旁納鞋底,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聽到腳步聲,她回頭,見是姜妙,忙笑著喊,“妙娘,你回來了”
姜妙頷首,說事情辦完了,然后看向那小嬰兒,有些好奇,“這小奶娃誰家的”
竇大娘說“我小孫子,莊子離家近,我怕小寶不乖,特地跑了趟把小孫子抱來陪他玩兒,一會就送回去。”
姜妙滿臉驚訝,“您三個孫子呢可真有福氣。”
“是我那兒媳婦肚皮爭氣。”竇大娘說著,又把話題繞到姜妙身上來,“你也是個有福的,男人雖然走的早,頭一胎卻生了個兒子,將來不愁沒依靠了。”
有沒有福姜妙不知道,她只知道那個男人早被自己詛咒了百八十回,不死也該殘了。
扯了扯唇,她走到墊子邊蹲下,想去抱抱那個小奶娃,小寶見狀,不高興地嘟了嘟嘴,腦袋往后一歪,跟小奶娃并排躺在墊子上,然后“哇嗚哇嗚”地開始假哭。
竇大娘看笑了,“小家伙醋勁兒大著呢,你快別碰我孫子了,不然一會兒小寶真哭,你又得哄半天。”
“小氣鬼”姜妙被兒子弄得啼笑皆非,戳戳他額頭把他抱起來,跟竇大娘道了聲謝便回到自己院里。
傍晚時分,小安子跟著姜秀蘭回來,給姜妙帶了兩只粽子。
“皇宮御膳房來的。”小安子興致勃勃地跟她解釋,“總的也沒幾只,肖府那邊的下人沒有,他們得的是府里自己包的,皇上賜的廠公全分給了莊子上。”
說著還幸福地喟嘆一聲,“有個干爹干娘就是好,啥好處都能跟著沾光。”
姜妙看著那兩只綁了細棉線的綠粽子,去年的端陽節是莊子上自己包的,今年卻是不同,不僅有御膳房的粽子,除夕跟元宵還有煙花看。
她笑了下,附和小安子道“有個姑媽確實挺好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