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姜明山“男尊女卑”的觀念極強,洗衣做飯帶孩子全是女人的事兒,男人,尤其是他那樣的讀書人,但凡沾了一點點,那便是在輕賤自己,跌份兒
見姜妙杵著不動,肖徹抬眸看來,“怎么還不去梳妝”
姜妙馬上回過神,腳步匆匆去往里屋,開始綰發,她衣裳素凈,頭面就沒用整套,只挑了兩支簡單的珍珠簪,腰間禁步上的正紅流蘇成了唯一亮眼的顏色。
再出來時,肖徹已經幫小寶洗了臉穿好衣服,領口和袖口都拉得很平整,沒有哪一處不妥。
姜妙暗暗咂舌,當初連孩子都不會抱的人,現在竟然能幫著穿衣服了,進步神速啊
老爺子壽辰是大事兒,姜秀蘭和小安子幾天前就去了那邊沒回來,后園今早放了假,婆子們回家的回家,走親戚的走親戚,這會兒莊子上除了姜妙母子沒別人,愈發顯得庭院深深,回廊幽靜。
臨出門前,姜妙想起一事,問肖徹,“我要不要給老爺子備份壽禮”
“不用。”肖徹沒有任何猶豫,“人到就好。”
馬車停在大門外,肖徹抱著小寶直接坐上去,姜妙緊隨其后。
趕車的是個臉生的小公公,大概是肖府那邊的下人,姜妙不認識。
馬車啟程后,倆人都沒說話,姜妙坐得尷尬,尤其上次自己賴在他房里那事兒,到現在他都沒主動提一句。
但他越不提,她就越覺得尷尬。
下意識地摸了摸袖袋,想往嘴里塞塊松子糖解解壓,突然意識到自己出門太急,忘帶了。
肖徹注意到動靜,朝她過來,“找什么”
“沒什么。”姜妙立馬端正坐好,雙手擱在膝上,手心里出了一層薄薄的汗。
猝不及防地要被帶去見長輩,好似丑媳婦兒要見公婆,姜妙難免有些小緊張。
肖徹看穿了她的顧慮,沉穩的聲音里透著安慰,“今日客人雖多,我不會讓你面對所有人的目光,見義父的時候,不會有旁人在場。”頓了下,又解釋,“之所以挑在今日帶你去見義父,是剛好碰上他六十大壽,給老人家祝壽討個好彩頭。”
姜妙“嗯”一聲,點點頭。
先前的緊張因為肖徹的一番話語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濃濃的信任感與踏實感。
肖府大門前這會兒正熱鬧,前來赴宴的賓客們在相互寒暄。
肖徹沒有走正大門,吩咐車夫直接把車停到偏門前。
今兒來的客人都從正大門進,因此偏門除了幾個守衛之外,沒旁人。
下了馬車,小寶要自己走,肖徹沒再抱他,彎腰把他放下來,帶著姜妙母子入偏門。
前兩次來得匆忙,沒機會細看,這會兒跟在肖徹后頭,姜妙才把肖府內的情形瞧了個大概,偏門進去是夾道,鋪著四四方方的青磚石,外面瞧來高大厚實的外墻背后,是一架曲折的回廊,沿著回廊走出拱門,就見成片的亭臺樓閣,翹角飛檐掩映在蒼翠繁盛的花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