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用了早飯,姜妙就被姜秀蘭拉上馬車,直接入城前往京城有名的繡坊,錦簇坊。
料子姜妙選了一匹艾青色的軟緞,雖說安國侯府的宴不是什么普通小宴,要格外注重儀容穿戴,但姜妙不想打扮得過分艷麗喧賓奪主惹人注目。
姜秀蘭怕出意外,為了以防萬一,又挑了一匹水紅織錦搭上。
錦簇坊因為知名度高,生意火爆,接的大多是富貴人家姑娘太太們的單,用料貴重,繡娘們一針一線都得拿捏仔細了才能戳下去,因此進度比別處慢。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愿意排隊等。
因為沒有借著東廠的名頭讓掌柜的行方便走后門,姑侄倆進去后等了半個多時辰才等到,繡娘給姜妙量了尺寸,姜秀蘭又說了些關于細節上的要求,最后付了定金把料子交給繡娘,這才一前一后走出繡坊。
馬車就停在不遠處的巷子口。
“姑媽,這下咱們可以回去了吧”
哪怕昨晚下過雨,今兒仍舊熱得厲害,姜妙手中的菱紗團扇搖個不停。
“頭面還沒挑呢”姜秀蘭說“既然做了新衣裳,怎么能沒兩套像樣的首飾”
一面說,一面把姜妙推上車,準備去銀樓挑首飾。
街面上很熱鬧,姜妙挑開簾子看了眼,正巧就看到對面有個脂粉鋪,柜臺前站著個姑娘,看背影十分眼熟。
姜妙瞇了瞇眼,“姜柔她怎么會在這里”
姜秀蘭聞言,也湊過來瞧了瞧,“哎,還真是柔娘,沒想到會在這兒碰到她。”
姜妙問“姑媽要不要下去跟她打個招呼”
“那倒不必。”姜秀蘭無奈道,“她上次來找我,說起議親的事兒,我好不容易才把人給打發了的,可不想再被她給纏上。”
姜秀蘭一提,姜妙頓時想起來一事,“當時臨走前,我娘讓我給姑媽捎句話,說她不放心柔娘的親事,請姑媽幫著把把關。”
姜秀蘭聽得頭大不已,拉郎配對這種事兒,擱在姜柔身上是真的不好辦,她要求太多了,小姑娘家家的,也不知收收心思,成天夢著做貴夫人貴太太,無形中把自己定位太高,總覺得稍微次一點的都配不上自己,這怎么找
但心里這么想,姜秀蘭總得給弟妹一個面子,畢竟怎么說,也替她在鄉下給老娘盡孝呢。
想到這兒,姜秀蘭吩咐車夫將馬車趕到脂粉鋪門前,她沒有下車,挑開簾子看向背對著她們的姜柔。
姜柔已經來了有好一會兒,柜臺上的脂粉看了又看,然而因為價格不合適,到現在都沒買成。
掌柜的見她進來半天只看不買,有些不耐煩了,但又不好直接開口得罪客人,便時時盯著她。
姜柔被盯得小臉窘迫,手中攥著那幾角銀子,還不夠她買一盒最便宜的,她想走,又拉不下面子,怕掌柜的說她窮酸,便僵持在那兒,杵著半天不動。
“這盒胭脂多少錢”
旁邊突然傳來一把輕柔的嗓音。
姜柔猛地抬頭,正對上姜妙似笑非笑的一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