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又窮又窩囊的人給自己找的最后一點慰藉罷了
“爹,娘,二爺爺,二奶奶,大哥。”
姜柔上前,一一打過招呼,準備行禮。
姚氏突然問“姑爺呢怎么還不見下來”
姜柔想到那個兩天沒回家在外頭陪表子的男人,小臉僵了僵。
青杏上前來打圓場,“回太太,姑爺這兩日染了風寒,身子不適,來不了,說讓姑娘替他問岳丈岳母安。”
“對。”姜柔反應過來,忙順著青杏的話往下說,“相公可想來了,我怕他把病氣過給娘家人,讓他就留在府上養病。”
“那太可惜了。”姜明山遺憾道“我還特地準備了兩壇子酒,打算跟他一醉方休來著。”
“下次吧”姜柔勉強笑著,“下次來了,我一定讓他先自罰三杯給爹賠罪。”
姜明山點點頭,讓她別在外頭杵著了,快屋里坐。
自打得知姑爺沒來,姚氏就沒再說過一句話,有些事,不是非要人親自開口才能懂。
姜云衢則是呵呵笑了兩聲,他昨兒從翰林院回來的路上,不偏不倚就撞見秦顯在藥鋪抓藥。
堂堂伯府世子,真病了需要自己出來抓藥
這里頭,只怕貓膩多著呢
不過,他懶得管,姜柔自己開心就好,能把自己騙得這么開心,也是一種本事。
老溫氏老兩口的眼神,全程落在青杏和青梅兩個搬下來的回門禮上,嘴都快笑得合不攏了,姜二春還親自上前去幫忙。
一通忙活之后,一行人進了堂屋坐下。
姚氏起身去灶屋給閨女做飯,坐在小杌子上擇菜時,心里有些七上八下,她是過來人,姜柔又是自己親生的閨女,憑著姜柔下馬車時那幾個眼神和表情,她就敢斷定,閨女在婆家過得并不如意。
可現在木已成舟,她這當娘的又能怎么辦當初不是沒有提醒過的,她自己,大姑姐和大女兒妙娘,幾人輪番在姜柔耳邊說秦顯并非良配,她自己非不聽,非要嫁。
現在這情況,往后過成什么樣兒,只能看她自個兒的造化了。
剛架上鍋準備炒菜,青杏突然打了簾子進來,手里拿著個精巧的盒子。
姚氏問她有啥事兒。
青杏便如實道“姑娘在伯府每天吃燕窩,怕回來不習慣,讓奴婢拿來燉上,說順便給老爺太太們嘗嘗鮮。”
姚氏險些一口啐在那燕窩盒子上。
這兒是娘家,又不是別處,回個門罷了,顯擺給誰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