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平創真努力奮斗的是白石悠希也沒閑著,除了尋找那些隱藏在深山小巷中的美味料理,收集市面上難得見到的食材之外,他還報名參加了一些攝影獎項。
原本攝影只是他的愛好,他并未將之作為謀生手段,也不想以這個手段去獲取名利,對他來說,那些不過過眼云煙。直到與他一同扛著攝像機走遍大街小巷,尋覓美食的華國男人聽了他的想法,搖著頭笑他的天真,也愛憐少年人的純真。
他沒有對他說很多大道理,每個人都是從少年時代一路走來,他知道這個年齡的少年最反感的就是長篇大論的說教。所以他沒有從未來,從生存,從發展的角度給他闡述,反而從他在意的地方入手。
對一個從小失去父母被人收養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他在收養家庭得到了失去的愛,獲得了尊重理解與自由,這樣美好的家庭里,最值得他去珍惜的就是給予他這些珍貴寶物的人了。
所以他說,作為重要親人的他們一定也想看到你獲得成長,看到你能獨立生存,看到你得到社會的認可,看到你功成名就。
他說,你不想在他們成長的時候被遠遠地拋下,成為他們的包袱累贅吧。
這個男人非常敏銳,說話直擊重心,所以白石悠希嘴硬反駁“他們不會覺得我是累贅”之后,默默填了參賽資料。
他選去參賽的照片大部分都是些自然界中的圖片,少部分人文相關的也多是與幸平城一郎分開,來到華國之后拍下的。
他所珍視的那些寶物,他藏起來了,并不打算拿去獲取名利。
參賽的照片中有紅燈籠下,老嫗與孫子牽著手慢慢遠去的背影,也有朦朧煙雨中蓑衣人撐著長桿從紅花碧葉中穿行而過的場景。有早餐店前彌漫著包子香氣的人間煙火,也有鋼鐵森林里冷漠疏離。
毫無疑問,白石悠希的每一張照片都將生活升華定格成人們心頭的那顆痣,讓那些畫中人脫離了桎梏重新走入人間。
“這樣的照片不展示出去的話是世界的遺憾。”男人看著那些參賽的圖片,感慨道。
白石悠希冷淡地看他一眼,道:“除了最近新拍的,我很多照片都展示在ins上。”
“哦?”男人來了興致,他一直都知道白石悠希的vlog是放到ins上的,但因為白石悠希剪輯的時候他提前看過成品,所以對白石悠希的ins并沒有什么興趣。現在卻不一樣,他是沖著ins上的照片去的。
等他興致勃勃地翻完照片之后,不禁感慨道上帝的心也是偏的,總會偏愛與某些存在。
互聯網是龐大的,存儲著人一生成長的痕跡。他從白石悠希小時候毫無基礎,全憑感覺拍攝的照片看起,直到現在顯然已經有了成熟的系統體系,那些照片都令他無比驚嘆。他能感覺得到,白石悠希的靈氣不僅沒有隨著成長消失,反而更顯靈性,帶著極強的感染能力,使人能共情到拍攝者的情感。
或感動,或生氣,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是多么令人嫉妒的才能啊。”
淅淅瀝瀝的小雨中,白石悠希瞥他一眼,背起背包徑直走入雨中:“走吧,再不出發就晚了。”
及腰長發不知何時已然剪短,只余齊耳長度。略帶弧度的銀發輕捧著他的臉,沒有表情的臉上,淡漠的青翠眼神宛若融入這煙雨江南一般,輕輕地,漾著煙霧般朦朧的情感。
古色古香的小鎮,兩個身影相攜離去。就像他們來時一般,他們的離去也悄無聲息,沒有驚動橋邊的柳樹和繁花。
-
幸平創真這幾天有些不太對勁,不僅極星舍的大家察覺到了他的反常,就連幸平創真自己也察覺到了。
他陷入了莫名的焦躁中。困惑,急躁,煩悶,卻不知如何發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