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曹操聯手,也要勝過當時劉備和孫權的威力。
可你們沒有長江天塹啊,就算有,我還有甘寧的蛟龍軍!從那個方面來看,葉歡都不會覺得自己,能輸掉這場關鍵的戰役。
說到底還是文采不足,他要真有曹操那本事,在郭嘉帥帳之中時,弄不好就是弄一處橫槊賦詩,而非帶出一句句騷話。
另一個令葉
歡滿意的地方,便是麾下文武,他保住了很多原本時空中去世之人,比如陳宮、高順、郭嘉,還有曹軍的戲志才。
且似張海龍、臧空、洪彪、胡風,這些他從邊軍開始培養出的戰將,此刻無論是名氣,還是在敵軍心中的地位,都不遜名將。
決定性的大戰,總是不乏將領的精彩表現的,淝水之戰的謝安,赤壁之戰的周瑜,夷陵之戰的陸遜,官渡之戰的郭嘉……
他們以少勝多,挽弱為強,創造了奇跡,也讓自己名垂青史。
且一定是群戲,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單薄的,需要全體將領的發揮。
對于甘寧蛟龍軍的大舉進攻,以及之前從未出現的登陸戰術,蛟龍軍過萬的士卒涌入兗州,戲志才的判斷是,策應魏郡的張飛。
荀彧然其言,他獻策與曹操,嚴密控制,先判敵情,兗州雖然極多精銳前往增援袁紹,但還不至于,對付不了甘寧的蛟龍軍。
他在大河上沒有辦法,一旦登陸,說不得還會成為曹軍的機會。
他想深入,就讓他深入,狐貍尾巴是藏不住的。調集人馬,遠遠跟住,一旦敵軍的用意標明清楚,則加以合圍……
甘寧和諸葛瑾是聽不見荀文若的一番分析,否則可能會出一身汗。沒有定邊軍那般到位的軍情,后者依舊能做出精準的應對。
當然,對甘寧諸葛瑾和蛟龍軍而言,從他調周必回頭的一刻,就做好了一切風險的準備。魏郡是主戰方向,甘某可以不惜一切。
但此時,曹操卻猶豫了,一向殺伐決斷的他,很少會有此情形。
“文若,你說以葉悅之的用兵,戰前如此封鎖消息,有沒有可能眼前的一切都是假象?定邊軍隨時反戈一擊,攻擊兗州?”
此言一出,書房內
安靜下來,第一反應是不會。擺出前所未有的陣勢,且各個軍團全部到位,聲東擊西?太過勉強了吧?
但那是定邊軍,葉歡統領的定邊軍,還有他們干不出來的事情?當曹操提出之后,荀彧與戲志才也不得不重新思索可能性。
很快,荀彧否決了這種可能,但理由并非他分析出了細節。聲東擊西到底會不會是葉歡的真用意,沒人能夠確定。
“明公,眼下戰局,不管葉歡如何想,我軍已然不能面面俱到,否則只會無所不寡,以弱勝強,我軍只能堅持自己的打法。”
荀文若用的是,排除法,我既然沒有辦法應對你的所有可能。那就按我自己的節奏來,以弱勝強,再跟著對方走,絕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