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在國內真正發展的時間也不過二十余年,距離發達國家五十多年甚至更久的歷史還有不少的差距,這次的合作機會對于國內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只要能順利達成合作,至少不會虧。
沒有給王倩繼續說話的機會,陳神接著往下說“我要提的意見很簡單,那就是對于大腦觀測的數據不能共享。”
“大腦觀測數據不能共享”
王倩很疑惑,陳神怎么會提出這么一個看起來莫名其妙的要求。
“對,光聲檢測不僅可以在民用領域發揮作用,在科研領域也同樣是一種極其優秀的觀測工具,通過對光聲信號的深層解析,我們可以得出特定器官內部的結構圖像,大腦也一樣。”
陳神稍許停頓,繼續說道“它在不遠的未來,會成為一種絕佳的人體觀測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它直接觀測到大腦以及其他器官系統的活體運動過程,光聲檢測就是一架針對人體的專屬顯微鏡,在人體研究上面可以帶我們走入一個更加微觀活躍的世界”
“事實上不僅僅是這次的合作,其他的國際合作項目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未來光聲檢測必定是要用于科研的,而且也不可能完全不讓外國使用,但是通過國際合作項目獲得光聲檢測數據,進而間接使用光聲檢測這樣的漏洞是鐵定要先堵上的。
伴隨著陳神淡定自信的語氣,對面的王倩也馬上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除了自身的科學素養以外,以往陳神用這種語氣跟她說話,從來就沒有一次是玩笑
“好,我明白了,這件事情我會向上級反饋的。”王倩十分鄭重地說道。
打完了這通電話,陳神也就放下心了。
以他現在的影響力,這個不影響大局的意見必定會被重視。
第二天。
陳神早早就起身前往完工儀式的現場。
在儀式開始之前,陳神跟李軍一直都在檢測中心里面閑逛。
這還是他第一次到這里來,而且檢測中心的設計他也沒有插手,完全由工程團隊和李軍的智能中心去折騰。
這個世界上首個智能光聲檢測中心坐落于魔都的郊區,旁邊就是一座醫院。
從外表看來,檢測中心十分簡單,它就是一棟扁扁的樓房,只有五層樓,第一層是一條長長的人行通道。通道外面花草芬芳,樹木蔥郁,連成一條景觀怡人的綠色長廊,外面不像是一個檢測中心,反倒像是一個小公園。
在人行通道中間,一個圓形大廳里,一架光聲掃描儀的探頭已經被安裝在穹頂上,它跟可以自由活動,而且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機械臂連接在一起。
陳神走進這里,李軍跟在旁邊介紹
“這個檢測通道采用了長廊的形式,人們從固定的入口進入,只需要沿著提示往前走,就會走到中間的檢測大廳。”
李軍的手比劃著,又指了指頭頂上的攝像頭“在走到觀測大廳的過程中,長廊上方布置的攝像頭會對所有人進行身份識別,識別出有檢測資格的人,并且在他到達檢測大廳的時候,通過智能系統控制光聲探頭進行自動掃描,隨后再把檢測結果發送到檢查者的綁定賬號之中。”
“而且這棟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隔音和吸音材料,地面也進行了軟化處理,在工程上盡可能地減少其他聲波對光聲信號的干擾”
聽著李軍的講解,再加上自己的觀察,陳神對于這個檢測中心的感覺很滿意。
雖然它看起來沒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但是這樣是最實用的。
一條長長的走廊,所有人進來即測即走,兩秒搞定,檢測結果自動發送,然后光聲探頭再去掃描下一個人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光聲檢測速度快的優勢。
而且這條長廊里面,真要說起技術含量,也是一點都不低。
棱角智能中心負責的是光聲探頭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發,也就是根據檢測通道內需檢測人員數量、行走速度等因素,控制光聲探頭做出效率最高最好的掃描選擇,確保光聲檢測的高效率運行。
“目前我們這套控制系統的檢測極限大約在每個掃描探頭每小時900人次的水平,而且我們還解決了后臺的算力分配問題,可以保證所有檢測人員在離開檢測通道之前都能收到自己的檢測結果。”李軍說起這個,臉上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